为君歌弹歌,亲死不葬哀如何。桐棺暴露亦已久,越王台下乌鸢多。
飞土可怜汝孝子,二人封树无蒿里。主丧未敢脱衰裳,日向黄肠泪如水。
十数年来栖炎方,先人宅兆怀钱唐。归祔松楸遂丘首,精灵相逐佳城旁。
崔瑗张霸阙遗令,止葬岂可依他乡。陈寿不归遭贬斥,知君及早事窀穸。
裂书昔感故人心,推辇今蒙谁氏力。惠阳太守真申屠,归善令公亦范式。
教营高燥赠多金,高义云天安有极。秋凉首路出台关,舒卷悲旌向北还。
如堂定筑南屏上,物土依稀天竺间。我昨营坟已襄事,会当庐墓长憔悴。
死作乌雏更断肠,生为猿子空悲泪。白马素车难送君,微茫望断西湖云。
皋鱼哭处风萧瑟,声乱白杨谁忍闻。

诗句翻译:

为君歌弹歌,亲死不葬哀如何。桐棺暴露亦已久,越王台下乌鸢多。

翻译:

为君王唱弹歌曲,亲丧之时无法安葬内心悲哀难以言说。桐木棺材长期暴露在外,越王台下方乌鸦鸢鹰众多。

注释:

  1. 为君歌弹歌 - 指诗人因君王的去世而感到悲痛,创作歌曲来表达自己的哀思。
  2. 亲死不葬哀如何 - 表达了对亲人离世未能安葬的极度悲伤和无奈。
  3. 桐棺暴露亦已久 - “桐棺”指的是用桐木制成的棺材,“暴露”表示长时间无人问津。
  4. 越王台下乌鸢多 - 越王台是古代的一座陵墓,“乌鸢”指乌鸦和老鹰,这里用来比喻乌鸦鸢鹰在陵墓附近盘旋飞翔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君王去世的悲痛之情,尤其是在君王死后未能得到妥善安葬的哀伤。诗中通过对桐木棺材、暴露多年的描述,以及对越王台周边乌鸦鸢鹰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一种失去亲人、哀悼未果的沉重氛围。此外,诗中还包含了对当时社会风俗的讽刺,即对于不能按照传统习俗进行葬礼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的不满与批判。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情感表达,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