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识长安莫向西,柴门幽绝怯闻鸡。
片云入眼谁堪白,半面于人不可啼。
梦破寂寥孤榻冷,目无山水四天低。
深情最是忘言地,桃李苍凉自满蹊。
山居三十韵
心识长安莫向西,柴门幽绝怯闻鸡。
片云入眼谁堪白,半面于人不可啼。
梦破寂寥孤榻冷,目无山水四天低。
深情最是忘言地,桃李苍凉自满蹊。
注释:
- 心识长安:指心中思念着繁华的长安(古都)。
- 莫向西:不要向东去。
- 柴门:用木料和草茎编成的简陋门。
- 幽绝:形容环境清幽僻静。
- 片云:零星的云朵。
- 半面:指面部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这里泛指人的面貌。
- 不可啼:指人的面容不能让人感到欢喜。
- 梦破:指梦醒之后的感觉。
- 寂寥:寂寞空旷之意。
- 四天:指四面的天空。
- 忘言地:指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地方或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隐居山林的心境。他远离了喧嚣的城市,选择了一个宁静的柴门作为自己的居所。然而,这种宁静并没有给他带来内心的平静,反而让他感到害怕听到鸡鸣。这是因为,他深知自己在长安的思念是无法割舍的。
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片云入眼,谁能与之匹敌;半面于人,不可啼笑皆非。这里的“片云”和“半面”都带有比喻的含义,分别代表了自然界中微小但美丽的事物和人生中稍纵即逝的美好时光。而“谁堪白”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认为即使是一片云彩也值得我们尊重和珍惜。
诗的最后一句“深情最是忘言地”,则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这里的“忘言地”可以理解为一个无需言语就能表达情感的地方或境界。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的深深眷恋。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丰富的,需要用文字来表达。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它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