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衣多谢道旁尘,笠杖随身悟夙因。
浊世何曾有高士,好山犹肯待归人。
诗书是幻须能读,钟鼓无灵莫认真。
落落乾坤随具眼,此行翻喜见闻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山林之中的感悟与思考。下面是逐句解释和注释:
- “拂衣多谢道旁尘,笠杖随身悟夙因。”
- 诗句解读:”拂衣”意为整理衣服,”多谢”表示感谢之意,”道旁尘”比喻世俗的纷扰。这里的”拂衣”可能意味着远离世俗的纷扰,回归自然的宁静。”笠杖”是指用草帽和拐杖作为出行的工具。”随身”表明这些简朴的生活工具与行走相伴。”悟夙因”则表达了通过这次旅行,对生活和自然有了更深的领悟。
- 译文:谢过路上的尘埃,手持简陋的工具,领悟了生活的本真。
- “浊世何曾有高士,好山犹肯待归人。”
- 诗句解读:”浊世”指的是浑浊的社会环境,而”高士”指那些超脱世俗、品德高尚的人。在这里,作者反问为何在污浊的社会里找不到这样的高人。”好山”指的是美丽的山景,而”待归人”则是说这些好山还在等待归来的人。
- 译文:在混乱的世界中,为何没有高士的身影?尽管山峦秀丽,却仍期待着游人的归来。
- “诗书是幻须能读,钟鼓无灵莫认真。”
- 诗句解读:”诗书”代表传统文化,”幻”在这里意味着虚幻不实。”钟鼓”象征权威和秩序。”须能读”和”莫认真”都表达了对这些传统和文化的态度——不必过于认真对待或沉迷其中。
- 译文:诗歌和书籍是虚幻之物,需要用心去理解;钟鼓等权威的象征,不应盲目迷信。
- “落落乾坤随具眼,此行翻喜见闻新。”
- 诗句解读:”落落乾坤”形容广阔的世界,”具眼”意味着有洞察力。”翻喜”表达了这次旅行意外的喜悦之情。
- 译文:我拥有洞察世事的眼睛,这次旅行让我收获了许多新鲜的见闻。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陈宓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描述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