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流结束宰官行,问讯云淙眼独明。
怀里几时劳梦寐,望中何以寄平生。
秋兼山水俱无尽,人与文章渐有情。
胜事如君消受得,等闲饱听石泉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

道流结束宰官行,问讯云淙眼独明。
怀里几时劳梦寐,望中何以寄平生。
秋兼山水俱无尽,人与文章渐有情。
胜事如君消受得,等闲饱听石泉声。

注释:

  1. 道流结束宰官行 - 指道士结束仕途,回到山林之中。
  2. 问讯云淙眼独明 - 询问这位道士是否眼睛明亮,能够看到山间的云彩。
  3. 怀里几时劳梦寐 - 心中何时才能不再忧虑和思念?
  4. 望中何以寄平生 - 在远方的山水之间,如何寄托自己的一生?
  5. 秋兼山水俱无尽 - 秋天的风景和山水一样,都是无尽的。
  6. 人与文章渐有情 - 人们和你的文章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7. 胜事如君消受得 - 这样的美好事情你一定能享受和承受。
  8. 等闲饱听石泉声 - 随意地享受着泉水的叮咚声。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送别一位名叫太常的道士回山中修行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山间景色、道士的眼神和心情以及与人的交往,表达了对道士归隐生活的祝福和对他人生道路的期待。

首句“道流结束宰官行”直接点明了送别的目的,即道士即将结束他的仕途生活,返回山林。接着,“问讯云淙眼独明”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的关切和问候,同时也暗示了他对道士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怀里几时劳梦寐,望中何以寄平生”,诗人抒发了自己对道士的担忧,担心他归隐之后会忘记世俗之事,而自己却无法做到这一点。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

“秋兼山水俱无尽”,诗人以秋天和山水为比喻,形容道士的心境如同这无边无际的美景一般宽广。而“人与文章渐有情”,则是说道士与人交往,渐渐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这反映了诗人对人性的美好和善良的看法。

最后两句“胜事如君消受得,等闲饱听石泉声”,则是诗人对道士的祝福和期望。希望道士能够享受和承受美好的事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愿意陪伴道士一同欣赏这美妙的自然风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士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