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气亘四时,未觉萦怀抱。如何才及秋,黯黯满苍昊。
梧桐一叶从风起,萧飒秋声已盈耳。秋云片片更堪怜,遥逐秋风度秋水。
秋风偏促愁怀恶,世情况比秋云薄。人生踪迹本难期,还与秋云共飘泊。
与君相别动经秋,握手俄惊大火流。谁知楚泽搴蓠日,复轸青门折柳愁。
此时惆怅看秋云,一带秋山送落曛。别后悬悲秋月里,数声秋雁不堪闻。
【译文】
云气笼罩四季,未曾觉察萦绕胸怀。何时才及秋天,黯然笼罩苍天。
梧桐一叶随风飘落,萧飒的秋声已盈耳。秋云一片又一片,更加令人怜惜,它遥逐秋风飘度秋水。
秋风催促愁怀恶作剧,世情比秋云更薄。人生行踪本难预料,还与秋云共飘泊。
与你相别已经经秋,握手间突然惊觉大火流。谁知楚泽搴蓠日,又轸青门折柳愁。
此时惆怅看秋云,一带秋山送落曛。别后悬悲在秋月里,数声秋雁不堪闻。
【赏析】
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当时诗人正在长安,而同僚郭东皋却因故被贬为岳州司马,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秋云篇》赠别郭东皋。
首联“云气亘四时,未觉萦怀抱”,是说天上的云彩一年四季都存在,不曾察觉它萦绕着我的心胸。诗人用“云气”来比喻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颔联“如何才及秋,黯黯满苍昊”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像秋天一样充满天空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感慨。诗人用“苍昊”指代天空,以喻自己抱负之广远。
颈联“梧桐一叶从风起,萧飒秋声已盈耳”,描写了落叶随风飘落的情景,以及那凄凉的秋风吹来的声音。诗人用“落叶”、“萧飒”等字眼,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图画。
尾联“秋风偏促愁怀恶,世情比秋云薄”意思是说:秋风总是催人愁绪,世间人情也比秋云更为薄薄。这里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秋风与人世人情进行比较,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冷酷。
这首诗以云气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友人郭东皋的深厚友情,表达了他对仕途坎坷、人生无常的感叹,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