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成疏懒,诗书性独偏。
闲看扬子赋,细读《马蹄篇》。
绿水偶垂钓,青山忽在前。
不愁金错罄,时有卖文钱。

幽居五首

老去成疏懒,诗书性独偏。

闲看扬子赋,细读《马蹄篇》。

绿水偶垂钓,青山忽在前。

不愁金错罄,时有卖文钱。

注释:

  1. 老去成疏懒: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疏离和懒散。
  2. 诗书性独偏:我特别喜欢读书和写诗。
  3. 闲看扬子赋:闲来无事时,我常常阅读《扬子法言》这样的文学作品。
  4. 细读《马蹄篇》:仔细地阅读了陆机所作的《马驖篇》。
  5. 绿水偶垂钓:在绿色清澈的河水中偶尔垂钓。
  6. 青山忽在前:突然眼前出现了青山。
  7. 不愁金错罄:不必担心金币用光了。
  8. 时有卖文钱:时不时会有卖掉文章的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生活的诗,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

首句“老去成疏懒”,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衰老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他不再追求功名利禄的态度。这种心态使他远离了尘世的纷争,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次句“诗书性独偏”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诗歌与书本的热爱。这种爱好不仅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通过阅读和写作,他可以抒发情感,陶冶情操,这也是他保持心灵平和的重要方式。

接下来的三、四两句,“闲看扬子赋,细读《马蹄篇》,”展示了他在闲暇之余的雅兴和学识。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他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还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这种文化修养让他在面对自然和生活时更加从容和淡定。

第五句“绿水偶垂钓”,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在绿色的河水中垂钓,是他与大自然亲近的方式,也是他寻求内心平静的表现。这种简单的活动,让他有机会放松身心,远离喧嚣的世界。

第六句“青山忽在前”,则展现了一个突如其来的惊喜。突然出现的青山,为他的隐居生活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色,也是他心境愉悦的象征。

最后两句“不愁金错罄,时有卖文钱”,反映了他对物质财富的态度。虽然有时需要通过卖文来谋生,但他并不以此为忧,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生活的方式。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使他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也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和对知识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