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江村路,何烦命驾过。
羊求忘地速,松竹到门多。
野外常无酒,田间别有歌。
洗杯深酌处,落日在沧波。
诗句释义:
1. 寂寂江村路,何烦命驾过。
- 解释: 寂静的江村小路上,何必劳你亲自驾车来访?
2. 羊求忘地速,松竹到门多。
- 解释: 如同牧羊人寻求快速赶路,门前的松树和竹子也似乎欢迎你的到来。
3. 野外常无酒,田间别有歌。
- 解释: 在野外常常找不到酒可饮,而在田间却能听到美妙的歌声。
4. 洗杯深酌处,落日在沧波。
- 解释: 在洗杯子准备喝酒的地方,夕阳映照在沧波湖面上。
译文:
寂寂江村路,何烦命驾过。
羊求忘地速,松竹到门多。
野外常无酒,田间别有歌。
洗杯深酌处,落日在沧波。
赏析:
此诗以“赠竹园隐者”作为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村景象。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之情。
首句“寂寂江村路,何烦命驾过。”展现了江村的宁静与诗人的淡泊。这里的“寂寂”形容了江村的寂静,而“何烦命驾过”则表达了对隐者的尊重,认为他无需他人前来打扰。
第二句“羊求忘地速,松竹到门多。”则转向了自然景观的描述,羊群在寻找捷径,而松竹则以其坚韧和谦逊迎接来访者。这两句诗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绘,巧妙地引出了诗人对隐者的赞赏之情。
接下来的三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状态。“野外常无酒,田间别有歌。”描绘了隐者在野外没有酒可以饮用,但能在田间欣赏到歌声。这里的“田野”不仅是一个地点,更是诗人对隐者生活状态的描绘。
最后一联“洗杯深酌处,落日在沧波。”则将视角转向了诗人自身。诗人选择了一个洗杯子、品酒的场景,而夕阳则映照在沧波湖面上,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诗意。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自己对隐者的敬意。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描绘,使得这首诗不仅成为了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成为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