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樗栎姿,供奉冰玉清。
言念八岁时,与公未识荆。
高声读孟子,防马践田滕。
公来予起揖,作意问姓名。
手揭明堂章,询我王政行。
予既诵之遍,讲义亦粗明。
公大为叹息,兴宗良后生。
荆钗甫二岁,已属桃夭情。
先君重交谊,即此订昏盟。
山头亦红叶,他年故事增。
诗句释义
- 我本樗栎姿:樗栎,是一种树名,这里用作比喻,表示自己的出身或性格。樗栎姿,意指我本来质朴无华的本性。
- 供奉冰玉清:供奉,尊敬地对待;冰玉,形容清白无暇。这句话表达了对岳父的尊敬和纯洁的人格。
- 言念八岁时,与公未识荆:言念,思念;荆,古代一种植物,这里比喻简陋的住所。这句话回忆了小时候与岳父初次见面的场景。
- 高声读孟子:高声,大声;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这句话描述了小时候认真聆听孟子教诲的情景。
- 防马践田滕:防,防备;田滕,泛指农田。这句话描绘了小时候警惕性高,担心马匹踩踏庄稼的情景。
- 公来予起揖:公,对父亲的尊称;予,你;起揖,行礼。这句话描述了父亲来访时自己起身行礼的情景。
- 作意问姓名:作意,用心思考;问姓名,询问姓名。这句话表达了对父亲的问候,询问其姓名。
- 手揭明堂章:手揭,亲手展示;明堂,古代天子祭祀、朝见诸侯的地方,这里代指政治学问。这句话描述了自己向父亲展示所学知识的自豪感。
- 询我王政行:王政,国家的政治制度;行,实施。这句话表达了对国家政策实施的看法和评价。
- 予既诵之遍,讲义亦粗明:诵之,诵读;讲义,道理、知识。这句话描述了自己已经熟读并理解了这些道理和知识。
- 公大为叹息,兴宗良后生:大为,非常;兴宗,指有才能的人;良后生,优秀的年轻人。这句话表达了父亲对自己未来成就的认可和期待。
- 荆钗甫二岁,已属桃夭情:荆钗,用荆条编织成的一种发饰;桃夭,《诗经》中的一首诗篇,这里借指年轻女子的美好。这句话回忆了妻子年轻时的美丽。
- 先君重交谊,即此订昏盟:先君,对父亲的尊称;交谊,交情;昏盟,古时的婚约。这句话表达了父母之间深厚的感情和对婚姻的承诺。
- 山头亦红叶,他年故事增:山头,山上;红叶,秋天的树叶变红。这句话描绘了家乡秋景的美好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译文
哭周岳父追忆前事
我自是樗栎般的身姿,恭敬地侍奉着冰清玉洁的您。
记得八岁时第一次见到您,那时我们还不认识,只是远远地望着您的背影。
您高声朗读《孟子》,我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您,生怕您被马车踩踏到。
您来我家拜访,我起身迎接,用心询问您的姓名。
您亲手展示了《明堂章》,向我询问国家的政策执行情况。
我虽然一遍遍地诵读这些内容,但对这些道理的理解也逐渐明朗起来。
您对我深表赞赏,认为我是振兴家族未来的希望。
妻子才二岁的时候,她的美貌就已经如同桃花一样迷人。
您对我们家族的交情非常重视,正是因为这样的情谊,我们决定结为亲家。
山上的树叶已经变成了红色,而这些美好的事情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珍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念亲人的诗篇,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亲情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家庭和睦的美好期盼。诗中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细节,生动地描绘了一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和温馨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成长历程和相互之间的关爱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形象。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和感动,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