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宝真如坻,何为可露奇。
沿途柳作户,到处苇编篱。
不见萑苻警,焉知鼠雀窥。
因思榆社急,风俗辨淳漓。

东巡纪事十一首其六 宝抵道中盛雪有宝真如坻,何为可露奇。

沿途柳作户,到处苇编篱。

不见萑苻警,焉知鼠雀窥。

因思榆社急,风俗辨淳漓。

【注释】:

1.坻(chí):小土山或沙洲。

2.何为可露奇:为什么可以暴露珍宝呢?奇:宝物,珍宝。

3.萑苻(huán fú):古代的强盗、盗贼。

4.榆社急:在榆树下紧急召集民众。榆树在北方是一种重要的树种,民间有“榆木做屋,子孙兴旺”的说法。

5.淳漓(qún lí):淳朴与污浊,指好坏不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古风》组诗之十。全诗共十二句,每句四字一句,押韵规整。此诗主要写旅途所见的景物,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写路途上所见的景色;中间两联写旅途见闻;最后两句写此行的目的及感想。

首联“有宝真如坻,何为可露奇”,写路途上的景致。“坻”是小土山或沙洲,这里比喻行路途中遇到的险阻和困难。“何为可露奇”,意思是说遇到危险有什么值得惊奇的呢?这是反问句,表明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态度:既然有危险,那就不必感到惊奇;因为只要小心谨慎,就可以避免。颔联“沿途柳作户,到处苇编篱”,“柳”和“苇”都是指路旁的植物,用来遮挡风雨,“作户”和“编篱”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植物的作用。这两句诗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警惕性和谨慎性。颈联“不见萑苻警,焉知鼠雀窥”,写在路上没有看到盗贼,怎么知道他们躲在暗处窥视呢?这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安全出行的渴望和对盗贼的警惕。尾联“因思榆社急,风俗辨淳漓”,写想到榆树下紧急召集民众,就知道当地的风俗好坏。这里的“榆社”是指地方的名胜古迹,也借代了当地居民。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的安全和民俗的关注。整首诗通过对路途上的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情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