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遗迹渺难探,千载风流属太函。
犬齿衡茅逢七七,龙飞日月际三三。
友生有约期心赏,只尺何缘觌面谭。
可是张华能醉客,逋仙笼鹤为辞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诗句解读:
  • “惺初约修褉事不赴”:在清晨约定了一起去修褉(一种古代的船只)。
  • “永和遗迹渺难探”:永和的遗迹难以寻找,意味着历史悠久、遗迹稀少。
  • “千载风流属太函”:千年来的文化风骚都属于这个太函(古代的一种箱子或容器)。
  • “犬齿衡茅逢七七”:狗牙齿碰到平衡的茅草,遇到了七七(指农历七月七日的七夕节)。
  • “龙飞日月际三三”:龙腾飞,日月交汇在三三(指农历三月初三)。
  • “友生有约期心赏”:朋友有约定要一起欣赏美景。
  • “只尺何缘觌面谭”:我们相距如此之近,却无法面对面交谈。
  • “可是张华能醉客”:或许只有像张华那样的人才能让人沉醉。
  • “逋仙笼鹤为辞酣”:逋仙(晋代著名诗人陶潜)用笼鹤之词作酒辞,以此表达他的欢畅之情。
  1. 译文:清晨我们约定一起去修褉,但未能赴约,只能遥望永和的遗迹,感叹其已难寻觅;千年来的文化风骚都归于太函(古代的一种盒子),而我们与它们的距离如此之近,却不能相会。在七夕这一天,我们相逢于衡州的茅草之中,仿佛与天上的龙飞翔相遇,但彼此之间又隔着一段距离,只能以书信交流。或许只有像张华那样的人才能让我陶醉其中,他通过笼鹤之词表达了他的欢畅之情。

  2.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友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李商隐对友情、历史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 诗中“千载风流属太函”一句,既表现了对历史长河的感慨,也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 “犬齿衡茅逢七七,龙飞日月际三三”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天文现象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逢的珍贵时刻。
  •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