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念非忘念,如观未是观。
从兹捐色相,明月长阑干。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念庵上人小影》,全诗共四句,每一句的释义如下:
- 有念非忘念:有念头,不是忘记的念头,意指有所思念,并非忘记。
- 如观未是观:如同观看,又不是真正的观看。这里比喻修行者对佛法的理解,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观察,而是要深入理解其本质。
- 从兹捐色相:从此抛弃世间的名利和物质享受。色相,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名誉、财富、地位等。
- 明月长阑干:明月照在高高的栏杆上,使栏杆显得更加美丽。这里的“阑干”指的是栏杆,而“明月”则是指明亮的月光。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修行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通过“有念非忘念”、“如观未是观”等句子,诗人揭示了修行者在面对佛法时的态度和心境,他并不是简单地忘记或观察,而是真正地理解和领悟了佛法的本质。这种深刻的理解使他能够超越世俗的诱惑和束缚,最终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他用“明月长阑干”来描绘月光洒满高高栏杆的美丽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