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何萧条,极目长太息。
关河阻且长,惨澹皆秋色。
绿树鸣珍禽,双栖戢其翼。
奇峰次第收,斜日已西匿。
怀思欲断肠,宁第废寝食。
明月照予衿,临风频相忆。
相忆无尽期,顾影颇自疑。
大业既未遂,安乐在何时。
□□应有志,日暮不怨迟。
地远心则迩,阻隔何须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理解诗的内容、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最后进行概括总结。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作的一首送别诗,写诗人与友人别离时的情景。全诗四联:一、二为第一、二层,三、四为第三、四层。
一二两句是说原野萧条,极目长叹,关河阻隔,秋色惨淡。首联起笔突兀,意境苍凉。诗人以一个“萧条”字,写出了原野的荒凉。原野上的树木萧索,鸣禽稀少,一片凄凉景象,令人触景伤怀,于是诗人发出长叹,表现了他对友人离别的无限惋惜。
三四两句是说绿树丛中珍禽相依,双栖敛翼;奇峰渐收,斜阳西坠。这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离去后所见景物的描写,也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双栖戢其翼”中的“戢”字用得很传神,既写出了鸟儿停歇时的情态,又表现出诗人的惜别之情。
五六两句是说友人远去,自己思念不已,寝食不安。诗人将朋友比作明珠般的美玉,自己则如明月一样,照耀着友人。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七八句是说明月照着我的衣襟,我频频地想念你。这句是直接抒情的名句,也是全诗感情的高潮。诗人借“临风”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临风频相忆”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八九句是说虽然不能相见,但彼此的心意相通,并不值得悲哀。这里“顾影自怜”表明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矛盾。他一方面希望友人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另一方面又担心友人不能成功,因而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尾联是说大业未就,何时才得安乐?“□□应有志”,意思是说即使如此,也应当有远大的志向,不要怨天尤人,表示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和安慰。
【答案】
极目长太息。关河阻且长,惨澹皆秋色。绿树鸣珍禽,双栖戢其翼。奇峰次第收,斜日已西匿。怀思欲断肠,宁第废寝食。明月照予衿,临风频相忆。相忆无尽期,顾影颇自疑。大业既未遂,安乐在何时。□□应有志,日暮不怨迟。地远心则迩,阻隔何须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