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色壮,因风怀所私。
立功与立德,宁效皋与夔。
皋夔亦有功,驰驱皇路中。
烟尘萦马首,役夫如飞鸿。
并辔犹较可,独行与谁同。
挥手自兹去,颜色何日逢。
回首望京阙,山川当面笼。
山容翠似霞,江流乱如沙。
与王分手后,异域而归家。
甘苦向谁说,怀思棼若麻。
关山自寥寂,对境常咨嗟。
咨嗟欲何入,含恨且开车。
行旌逝安指,潇湘为旧庐。
中道各异向,触物寔悼余。
譬彼同飞鸟,因鸮各一隅。
虽有相见日,念此欲捐躯。
悬悬望云梦,引颈以踌躇。
踌躇亦何意,念王不能置。
寒蝉鸣高枝,哀声薄床第。
搴帷见明月,怛忉岂能睡。
我们来翻译这首诗:
关河辽阔壮美,因风而怀思所私。
立志立功与立德,何必效法皋和夔?
皋、夔也有功绩,驰骋于皇道中。
烟尘萦绕马首,役夫如飞鸿般奔波。
并辔尚可相从,独行谁与共前行?
挥手告别此地,面容颜色何时再重逢?
回首望京阙山川,眼前景象如在眼前。
山容翠绿似霞光,江流纷杂如沙砾。
与王离别后归家,甘苦向谁倾诉衷肠?
怀思之情乱如麻,思绪万千难以言表。
关山自是寥寂处,面对此境常常嗟叹。
嗟叹之意欲何求,含恨离愁且驾车。
前行旌旗指向哪里,潇湘旧宅成回忆。
中道各异向何处,触物感伤悼余生。
比喻彼此同飞鸟,因鸮各居一隅地。
虽有相见之日时,念君难舍捐躯志。
悬悬望云梦乡,引颈踌躇心不安。
踌躇之意何所为,思念王郎不能弃。
寒蝉鸣于高枝头,哀声凄凉满床第。
掀开帷幔见明月,怛忉之心岂能安睡?
我们对诗句进行逐句解析:
- 关河辽阔壮美:关塞和黄河,象征着边疆的广阔和壮丽。
- 因风而怀思所私:由于风的原因,诗人产生了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 立志立功与立德:表达了诗人追求功业和品德兼备的目标。
- 何必效法皋和夔:暗示了没有必要模仿古人的成功典范(皋和夔)。
- 皋、夔也有功绩:皋国和夔国有过人的贡献和成就。
- 驰骋于皇道中**:在皇道上自由驰骋,意指仕途顺利,不受拘束。
- 烟尘萦绕马首**:形容战火连天,烟尘弥漫的景象。
- 役夫如飞鸿**:形容劳役人员忙碌奔波,如同飞鸿一般迅速。
- 并辔犹可相从**:并肩骑马尚能相互理解,表示关系密切。
- 独行与谁同**:独自行走,没有同伴相随,感到孤独。
- 挥手自兹去**:挥手告别此地,即将离开。
- 颜色何日逢**:容颜何时才能再次相遇,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
- 回首望京阙山川**:回首望向京城的山川,表达对家乡的眷恋。
- 山容翠似霞光**:山的颜色翠绿如霞光般美丽。
- 江流乱如沙砾**:江水波涛汹涌,泥沙俱下,形象生动。
- 与王分手后归家**:与朋友离别后返回家中,可能指战争结束。
- 甘苦向谁说**:心中的苦乐向谁倾诉?
- 怀思棼若麻**:思念之情纷乱如麻,无法梳理清楚。
- 关山自是寥寂处**:关山本身已是寂寞之地。
- 面对此境常常嗟叹**:面对这种境况,常常感叹不已。
- 嗟叹之意欲何求**:表达一种无奈和悲伤的心情。
- 含恨离愁且驾车**:因为遗憾和痛苦,只能驾车离去。
- 前行旌旗指向哪里**:前进的方向在哪里?
- 潇湘旧宅成回忆**:潇湘的老家成了过去的回忆。
- 中道各异向何处**:道路不同,各自前往何方?
- 触物感伤悼余生**:触物伤情,感慨生命短暂。
- 比喻彼此同飞鸟**:彼此就像同飞的鸟一样,各自有自己的生活。
- 虽有相见之日时**:虽然有机会见面的时候。
- 念君难舍捐躯志**:想念您的心情难以割舍,愿意为此牺牲自己。
- 悬悬望云梦乡**:仰望着云梦乡,心情难以平静。
- 引颈踌躇心不安**:内心犹豫不决,无法安定。
- 踌躇之意何所为**:徘徊犹豫,心中有何打算?
- 思念王郎不能弃**:思念王郎的感情深厚,不愿放弃。
- 寒蝉鸣高枝头**:寒冷的蝉在高枝上鸣叫,声音凄凉。
- 怛忉之心岂能安睡**:内心充满了悲痛,怎能安心入睡?
赏析:
这首诗以“拟曹植赠白马王彪”为题,通过描绘一幅幅壮丽的关山河川画面,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归家之路的深情怀念和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困惑和挣扎。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如关河、皋、夔等,以及寒蝉、明月等自然景物,构建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