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尘清虏气摧,六师奏凯六龙回。
妖氛扫地旄头灭,御气浮空雉尾来。
武帐平临天汉回,戍楼遥傍朔云开。
行人笑指京华近,北望红云拥上台。
次永安甸
大幕尘清虏气摧,六师奏凯六龙回。
妖氛扫地旄头灭,御气浮空雉尾来。
武帐平临天汉回,戍楼遥傍朔云开。
行人笑指京华近,北望红云拥上台。
注释:
- 第一联:“大幕尘清虏气摧,六师奏凯六龙回。”
- “大幕”:比喻战争的结束,尘埃落定,象征着战争的终结。
- “虏气摧”:形容敌人的力量被彻底摧毁。
- “六师”:古代军队的代称,这里指代朝廷的军队。
- “奏凯”:凯旋,胜利归来的意思。
- “六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这里用来形容朝廷的权威和力量。
- 第二联:“妖氛扫地旄头灭,御气浮空雉尾来。”
- “妖氛”:邪恶的气息,这里指代敌军的势力。
- “扫”:清除、去除。
- “旄头”:古代传说中星名,象征邪恶之气。
- “御气”:控制或驾驭天地间的气流。
- “雉尾”:古代的一种装饰物,这里指代朝廷的威严和权力。
- 第三联:“武帐平临天汉回,戍楼遥傍朔云开。”
- “武帐”:古代战争中用来指挥作战的大帐。
- “天汉”:指天河,这里比喻朝廷的权威无边。
- “朔云”:北方的云,这里借指北方的边塞。
- 第四联:“行人笑指京华近,北望红云拥上台。”
- “行人”:此处可能是指文人墨客,他们看到北方的景象,会心生感慨。
- “京华”:京城,这里代指朝廷所在的城市。
- “红云”:这里指代朝廷的辉煌与荣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结束之后的景象,从“大幕尘清”,到“六师奏凯”,再到“妖氛扫地”,最后“御气浮空”,展现了一幅战争结束,国家恢复安宁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战场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关心,以及对边疆安全的担忧。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