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寡相过,言寻王仲宣。
高朋文细论,稚子墨能研。
花气含残雨,亭阴散晓烟。
酒馀还看剑,为赠凤雏篇。

【注释】过王亦颐见其二子索书题赠:经过王亦颐看见他两个儿子索要诗篇来题咏。王亦颐,字仲宣,汉末文学家王粲的族侄。稚子墨能研:两个小儿子都能用笔来写文章。王粲的儿子王粲,字仲将;王粲的儿子王熙(一作王粲),字叔度。花气含残雨:花朵上还带着残留的雨珠。亭阴散晓烟:亭台的树荫里,散漫着早晨的薄雾。凤雏篇:指曹植所作的《王仲宣诔》。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友人王亦颐处见到他的两个儿子后写的一首赠答之作。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质朴浑朴,意境清新俊逸,颇有魏晋风度和魏晋文风的神韵。

首联“久客寡相过,言寻王仲宣”,诗人久居外地,很少有机会回家乡看望亲人,所以当得知王亦颐的儿子们想学习写作时,便写信邀请王亦颐的儿子们到自己家中来,希望他们能够多读一些好书,并给他们讲些写作方法。

颔联“高朋文细论,稚子墨能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王亦颐的儿子们虽然年纪小,但他们的才华却不亚于大人,他们的学问很深,而且还能写出很好的文章。这里的“高朋”指的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而“文细论”则是指仔细研究、讨论学问。这两句诗赞美了王亦颐的两个儿子的才华和学问。

颈联“花气含残雨,亭阴散晓烟”描绘了一个清新宁静的画面,诗人站在亭台上欣赏着美丽的景色,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这里的“花气含残雨”形象地描绘了花朵上残留的雨水,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尾联“酒余还看剑,为赠凤雏篇”则是诗人对王亦颐及其两个儿子的一种鼓励和祝愿。在这里,诗人把王亦颐和他的两个儿子比喻成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诸葛亮和庞统,希望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像诸葛亮一样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