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惊离别,三秋雁渺茫。
徒闻滞辽左,不道借淮阳。
旅客悲关塞,孤臣忆庙廊。
那堪萱草折,垂泪动江乡。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诗人从赵良弼被贬的遭遇中,联想起自己被贬的经历,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友人的同情。

首联“万里惊离别,三秋雁渺茫”是说:远隔万里之外,又逢别离之时,秋日里南飞的大雁已变得模糊不清了。这里,诗人运用“万里”、“三秋”、“渺茫”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离别时的情景。

颔联“徒闻滞辽左,不道借淮阳”,是说:只是听说过你在辽州滞留(被贬),却没有听说你到过淮阳(即淮南地区)。这里,诗人用“徒闻”二字,突出了赵良弼被贬的消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处境的关切。

颈联“旅客悲关塞,孤臣忆庙廊”是说:我作为一介旅客,只能悲痛地望着边关,而像您这样忠心耿耿地为国家效力的大臣,却只能在朝廷上怀念着国家大事。这里,诗人运用“关塞”和“庙廊”两个词,分别指代边关和朝廷,既表现了对友人处境的关切,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

尾联“那堪萱草折,垂泪动江乡”,是说:现在又是春天来临的时候了,而你却要离去。这怎能让人不感到悲伤呢?这里的“萱草”是指一种植物名,古人常用它来比喻母亲。诗人用“那堪”两个字,把对友人的同情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自己被贬的无奈和哀伤。同时,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词汇,使诗歌具有了丰富的感情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