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明朝是,风烟故国非。
秋深菊未吐,山险雁来稀。
久病虚时望,疏慵薄宦机。
多君能作赋,独羡李膺归。

【注释】

苍梧:山名,今广西苍梧县。刘大参:指刘大櫆(kūn),字子山,号海峰,清代文学家,安徽休宁人。蚤起:早起来。寄怀之作: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明朝:明天。故国:故乡。风烟:风雨烟雾。菊未吐:菊花还未开放。山险雁来稀:秋天天气渐冷,飞鸟南迁,雁儿稀少。虚时望:无时不盼望。疏慵:懒散。薄宦机:仕途不顺。李膺(yīng):东汉末年文学家、政治家,任司隶校尉,曾弹劾宦官侯览,为李固所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九日(重阳节)这天早晨写的一首怀念友人的诗。诗的前四句写自己远客异乡,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后四句抒发了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羡慕李膺归隐生活的情怀。全诗感情真切,语言平易。

首联“九日明朝是,风烟故国非”,点明题意,说明诗人在重阳节这天早晨,想起远方的家乡,感叹家乡的变化。

颔联“秋深菊未吐,山险雁来稀”,诗人由景生情,以秋菊未吐和雁儿稀少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颈联“久病虚时望,疏慵薄宦机”,诗人因病体虚弱而不能远游,只能在家眺望远方的家乡,对官场的生活感到厌倦,希望早日回归故乡。

尾联“多君能作赋,独羡李膺归”。诗人羡慕李膺能远离官场的纷争,回归自然的怀抱,而自己却只能在官场中挣扎,不能像李膺那样归隐田园。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在官场中的厌倦之情,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田园的愿望。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