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宿雾点征衣,为感鹡鸰到海圻。
原隰空馀白骨在,风烟真护旅魂归。
孤舟夜雨山溪涨,野店秋霜岭路晞。
晨省若还询近事,疏慵久与世相违。
诗句解释:
- 清明宿雾点征衣,为感鹡鸰到海圻。
-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季的结束和夏季的开始。
- “宿雾”:早晨的薄雾。
- “点征”:穿戴整齐准备出征。
- “感”:因…而感动。
- “鹡鸰”:一种水鸟,常用来象征离别之痛。
- “海圻”:指海上的界限或边界,这里可能指的是归途的海洋。
- 原隰空馀白骨在,风烟真护旅魂归。
- “原隰”:指平坦的原野和低洼的地带。
- “白骨”:指战死者的遗骸。
- “风烟”:泛指自然景观中的风和烟雾。
- “护”:保护。
- “旅魂”:旅人的魂魄或精神。
- 孤舟夜雨山溪涨,野店秋霜岭路晞。
- “孤舟”:孤单的船。
- “夜雨”:夜晚的雨水。
- “山溪”:山间的小溪。
- “涨”:上涨、泛滥。
- “野店”:路边的小旅店。
- “秋霜”:秋季的寒霜。
- “岭路”:山脉上的小路。
- 晨省若还询近事,疏慵久与世相违。
- “晨省”:清晨检查或巡视。
- “若还”:假如、如果。
- “询近事”:询问最近的事务或消息。
- “疏慵”:懒散不修边幅。
- “久”:时间长久。
- “失合”:失去联系。
译文:
清明节时,早晨有薄雾笼罩着,我们穿上整洁的衣服准备出发。因为思念鹡鸰,我们感到悲伤而到了海边的边界。在平野上,只剩下那些白骨了,风烟似乎在守护我们的旅行者的灵魂归来。在黑夜中,我们坐的小船在山间的溪流中涨满了水,秋天的霜在山上的小路上覆盖了一切。如果早上检查,如果还有亲人的消息,就告诉他们我近来的事情,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和外界联系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行者即将离开的深切情感以及对旅途平安的祝愿。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动作,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以及归途中的情感波动。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如“白骨”象征着战争的惨重,“风烟”则寓意着自然的守护。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离别和思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