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阳回近,生辰傍汝居。
君亲原不负,天意竟何如。
释义:
到这一天阳光开始回转,你的生日在靠近你的居处附近。
你和亲人原本不辜负天地,但天意到底怎么样呢?
至日阳回近,生辰傍汝居。
君亲原不负,天意竟何如。
释义:
到这一天阳光开始回转,你的生日在靠近你的居处附近。
你和亲人原本不辜负天地,但天意到底怎么样呢?
远客乘秋至,秋亭四望开。 烟霞犹小隐,岁月此重来。 海内频书疏,山间独酒杯。 应思旧游处,几复问昭台。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远客乘秋至:“远客”指的是作者自称为远方来的客人,表达了诗人对萧氏园亭的向往和期待。“乘秋至”则描绘了秋天这个季节的到来,暗示了诗人此时正值旅途之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常常与离别或思念相关联。 2. 秋亭四望开:“秋亭”指的是在秋天开放的亭子
诗句释义与译文: 蒋诩开新径,丘园已自名。 青山来远近,碧海递微明。 月下亭初静,天高秋有声。 客来时一醉,谁是羊求生。 注释解释: 1. 蒋诩开新径,丘园已自名:蒋诩开辟了新的小路,这个小丘上的园林自然就出名了。 2. 青山来远近:远处的青山渐渐近了,仿佛就在眼前。 3. 碧海递微明:清澈的海水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深邃而美丽。 4. 月下亭初静:夜晚的月亮下,亭中的我静静地思考着什么。 5.
解析: 第一句:活水开明镜 - 关键词: “活水”和“明镜” - 注释和赏析: “活水”指的是活泼、流动的水,通常代表清新或生机勃勃。“明镜”则是形容像镜子一样清晰明亮,常用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质。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场景,水如同明亮的镜子一般清澈透明,反映出周围的环境。 第二句:寻源坐碧澜 - 关键词: “寻源”和“碧澜” - 注释和赏析: “寻源”意味着寻找水源
皓魄出江东,孤亭先映空。老翁歌拟扇,稚子学为弓。宝树参差发,瑶台远近同。悠然谢庄赋,萧瑟起秋风。 逐句释义与注释 1. 皓魄出江东:明亮的月光从东面洒下。 2. 孤亭先映空:孤单的亭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天空的一部分。 3. 老翁歌拟扇:年长的老人模仿扇子的形状和声音唱歌。 4. 稚子学为弓:小孩子模仿拉弓的动作,似乎正在尝试射箭。 5. 宝树参差发
【注释】 三槐:指汉末曹操的三个儿子曹丕、曹植和曹彰。“三公”是汉代最高官名,指司徒、司空、太尉。这里用典指代朝廷重臣。 修:茂盛。 先秋:早春时,农历七月。 兴移置堂宇:兴起而移入厅堂之中。 千载:一千年。 挹(yì):舀取,吸取。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诗中以“三槐”、“三公”自比,表达对朝廷权贵们的不满与鄙弃,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欲隐不能的愤懑心情。 首句“春事动经丘”
诗句如下: 春柳护春堤,春烟晓望西。 曲声风处断,飞絮雪来迷。 黄觉鸣莺入,白看振鹭低。 徵君东有宅,漉酒正堪携。 注释: 1. 春柳:春天的柳树 2. 护:保护 3. 春堤:春天里的小河堤岸 4. 春烟:春天的炊烟 5. 晓望西:早上望着西边 6. 曲声:音乐的声音 7. 风处断:风吹过的地方声音中断 8. 飞絮:柳絮飘落 9. 雪来迷:雪花飘落时使视线变得模糊 10. 黄觉:黄色的鸟鸣声
【注释】顾征君家园诗八首:顾征君,即顾野王,南朝陈诗人。家园:指顾野王的故居。八首:指《顾宅》八首诗。 惜阴轩:《晋书·顾恺之传》载:“恺之每食,恒保持有余,以赈饥贫;性俭吝。”又据《太平御览》卷二五引《顾氏谱》,“恺之有爱竹堂及忘忧馆,皆名其地,号为’顾氏园‘”。今人考证,此诗当作于南陈灭亡之际,时作者流寓金陵(今南京),故称“顾征君家园”或“顾野王家园”。 诗礼趋贤子:诗礼,即《诗经》
这首诗是顾徵君对家园的描写。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荣寿堂:这是主人的居所,以“荣寿”命名,寓意主人长寿、健康。 卜筑依清汉:选择这个地方建屋,是因为这里靠近清流(清汉即指长江)。清流代表着清澈、纯净,也象征着主人追求高洁的品质。 华堂拥翠微:华堂,华丽的屋子。翠微,山色青翠,这里比喻主人家的庭院美景。 北辰严倚阁:北辰,北极星,古代用来指引方向。倚阁,靠在阁楼上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种竹三为径,疏泉曲作池。 - “种竹三为径”:在三个地方种植竹子作为小道,象征园林的布局精致有序。 - “疏泉曲作池”:泉水从弯曲的地方流出,形成了一个小巧的水景池塘。 2. 山阴元胜集,河朔更吾师。 - “山阴元胜集”:指的是山阴地区(即今天的浙江绍兴)的名胜。 - “河朔更吾师”:这里的“河朔”泛指北方,表明诗人在这里受到了启发或影响。 3. 旋绕飞觞出,欢呼坐客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题赵氏墓图》。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真隐人何处,佳城此郁盘:这里指的是一个真正的隐士在哪里?他隐居的地方就像这美丽的山城一样,郁郁葱葱地环绕着。 2. 玉棺曾驻马,碧树总栖鸾:曾经有人骑着马停在这座坟墓前,鸟儿总是栖息在绿色的树木中。 3. 地引山灵合,天分海气寒:土地引来了山中的灵气,天空与大海之间也有着一种寒冷的气息
诗句原文: 新秋犹旅食,嘉蔬与芳邻。 一饭应须报,宁同按剑人。 注释: - 新秋犹旅食:新秋,即秋天的开始。犹,仍然,依旧。旅食,指在外谋生的人的食物。这句诗描述诗人仍然在秋天的时候,像在外谋生的人一样,吃着简单的饭菜。 - 嘉蔬与芳邻:嘉,美好。蔬,蔬菜。芳,芳香。邻,邻居。这句诗描述诗人的餐桌上摆满了美好的蔬菜,就像邻居之间互相帮助一样。 - 一饭应须报:一饭,指一顿简单的饭菜。应,应该
诗句释义 1 “翠竹迎风舞”: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翠竹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在欢迎远方的客人。 2. “山童见客呼”:描述了山中的童子看到客人到来,热情地呼唤他们。 3. “如何清夜月”:表达了诗人面对清澈的夜晚月亮时,内心的复杂情绪。 4. “清兴半分无”:表示尽管有欣赏美景的心情,但这种兴致却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完全实现。 译文 翠绿的竹子迎接着清风,欢快地舞动
玉瓒黄流美,金杯琥珀香。 始知清庙器,不作野人觞。 明珠空照乘,宝剑自凌云。 此物能祛毒,因之持赠君。 注释:在东山小聚会上,用一只玉制的酒器盛满了包少府的美酒,酒液呈现出美丽的黄色光泽,散发出琥珀般的香气。我由此开始明白,那些精美的器皿,并非只是用来盛放普通的酒,而是有着更深远的寓意,它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卓越的才华。包少府雅致博学,对于这种趣味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举起酒杯向他致意
生日避客于北郊山斋四绝高卧神偏适,无营梦转稀。 依稀时有梦,犹傍彩云飞。 注释:高卧:悠闲地躺着。神:神志,指精神。偏适:特别适宜。无营:不追求名利等物欲。梦转稀:梦少。依稀:隐隐约约。犹傍:仍然傍。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隐居期间所作,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首句“高卧神偏适,无营梦转稀”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远离尘世的心境,以及他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对于梦境的珍惜。第二句“依稀时有梦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分析能力。此诗首联写诗人在北郊山斋避客,因避客而作字应随兴,临池只自宽,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颔联以“真懒”二字点出诗人的内心世界;颈联写“谁知真懒处,托意在毫端”,说明其内心之“真懒”正是其艺术创造之所在;尾联以“真懒”二字作结,进一步强调了“真懒”是诗人艺术创造的动力。此诗语言简练含蓄,风格清远淡雅、隽永耐读。全诗意境优美,情思婉转,韵味深长。 【答案】
【赏析】 这是组诗的第四首。前两句写避客之苦,后两句写避客之志。 “过客休题凤”是说那些来拜访作者的客人不要再在墙上题写凤凰了。凤凰,古人以为有灵性,能辟邪止灾,所以用凤来象征祥瑞和美好。诗人把避客比作避邪,表明他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也不愿招来无谓的麻烦。 “时人喜画龙”是说那些来拜访作者的朋友们不要在墙上画龙了。画龙,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吉祥的象征,因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