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纷纷睨上都,将军东下夜平吴。
可怜赐食堪惆怅,争似吾皇礼硕儒。

【注释】

王广文:名不详,时人称其为王先生。余姚:今属浙江。

七国纷纷睨上都:七国的诸侯都虎视眈眈地盯着长安。睨,斜视,这里是觊觎的意思。上都:指长安,这里指代朝廷。

将军东下夜平吴:指汉将韩信率军平定了吴地的事。东下:向东挺进。夜平吴:在夜间就平定了吴地。

可怜赐食堪惆怅:指皇帝赏赐食物给王先生,他心中感到惆怅。

争似吾皇礼硕儒:谁比得上我们皇上对有学问的学者给予很高的礼遇?

【赏析】

《赠王广文还馀姚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三年(768)春作于夔州。此诗前二首为一组,第三、第四两首为一组。第一首咏史,第二首述怀,第三首写景抒情,第四首以古鉴今,寄寓感慨。

第一首咏史。开头二句写战国时期七国诸侯纷纷图谋夺取秦国,企图统一天下,但最后被刘邦率领的汉军所灭;接着写汉高祖刘邦派大将韩信率兵平定了吴越地区,使江南成为汉朝版图。“将军”即指韩信,“东下”指从淮水之南进军到长江以北地区,即指平定吴地,“夜平吴”是指公元前202年刘邦消灭了项羽后,命大将韩信领兵北渡淮河,一举平定了吴越地区,并在那里设立了九江郡,作为汉王朝的疆域之一。这两句诗用典贴切,气势磅礴,表现出作者对历史发展的深刻理解,也显示出作者豪迈的气概。

第二首述怀。首句写王先生奉旨回乡,心情是愉快的。接着写皇帝赐给王先生丰盛的食物,使他感到十分高兴,但是一想到朝廷中还有许多像张九龄那样的贤臣没有被任用,又不免有点惆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才不能被重用的惋惜之情。

第三首写景抒情。“可怜”是怜惜的意思,“赐食”即皇帝赐给王先生丰盛的食物,“堪惆怅”是说王先生因为自己不能得到朝廷重用而感到惆怅。“争似”,即哪比得上,意思是说哪比得上我们皇上对有学问的学者给予很高的礼遇呢?这两句诗抒发了王先生对皇帝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失望之情。

第四首以古鉴今。“吾皇”指唐玄宗,这是诗人借古人之事来比喻当前的事情。诗人看到朝廷中有像张九龄那样德高望重的大臣没有被重用,就想到汉武帝时代有董仲舒这样的大儒不被重用,因此感叹说:“谁能像我皇朝一样对待有学问的人?”这两句诗反映了杜甫对当时朝廷中一些正直的大臣受到排挤、压抑的愤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