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官成懒散,荐剡孰开陈。
亨泰逢清世,支离笑病身。
双眸回宇宙,千载几君臣。
舒卷床头易,空庭草自春。
闻有上荐剡者
听闻有人上奏,推荐你到剡县。
微官成懒散,荐剡孰开陈?
虽然只是个小官,但你却如此懒散,还来上奏我。
亨泰逢清世,支离笑病身。
你的仕途亨通,却让我这个生病的人感到凄凉。
双眸回宇宙,千载几君臣。
我看着你的双眼,想起了千年的历史,有多少君臣的兴衰。
舒卷床头易,空庭草自春。
你可以轻松地躺在床上,而我却要在这空旷的庭院中度过漫长的岁月。
微官成懒散,荐剡孰开陈。
亨泰逢清世,支离笑病身。
双眸回宇宙,千载几君臣。
舒卷床头易,空庭草自春。
闻有上荐剡者
听闻有人上奏,推荐你到剡县。
微官成懒散,荐剡孰开陈?
虽然只是个小官,但你却如此懒散,还来上奏我。
亨泰逢清世,支离笑病身。
你的仕途亨通,却让我这个生病的人感到凄凉。
双眸回宇宙,千载几君臣。
我看着你的双眼,想起了千年的历史,有多少君臣的兴衰。
舒卷床头易,空庭草自春。
你可以轻松地躺在床上,而我却要在这空旷的庭院中度过漫长的岁月。
注释: 柴桑归汲汲,幽思向谁言。 柴桑(今属安徽)归家后心情急切,幽静的思绪向谁倾诉? 柴桑是陶渊明的故乡,归家后,他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感慨,因此心情会显得急切。而幽静的思绪则需要有人去倾听与理解,所以诗人才会向谁倾诉呢? 流水长随步,青山自绕门。 流水潺潺,伴着我的每一步;青山环绕,就像我家的大门。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归家的景色。诗人沿着溪流行走,欣赏着美景。溪水潺潺流淌
折腰辞长吏,结社许沙门。 宦海诸人溺,颓波一柱存。 桑麻春自满,蜂鸟日相喧。 恬却奔波梦,栖栖只故园。 注释: 1. 折腰辞长吏,结社许沙门:表示自己不愿意为官,愿意与和尚们结社。折腰,指弯腰低头,比喻屈服于世俗的压力。结社,指与和尚们结社,共同修行。 2. 宦海诸人溺,颓波一柱存:形容官场如同大海一样深广,许多人都沉沦其中,而自己像一根柱子一样立在水面上,不随波逐流。 3. 桑麻春自满
【诗句】 飘拂变故素, 踟蹰断远寻。 朔风号夜永, 冬酒着人深。 云有无穷态, 天留不死心。 暂须回艇子, 江面缔重阴。 【译文】 在木斋的居所中,雨中住宿与徐伯淳交谈;夜晚与姚润华畅谈。 雨中的树木随风摇曳,景色变幻无常,我停下脚步,寻找远方的踪迹。 寒风呼啸,夜已深沉,我喝着冬酿美酒,感受它深深的酒意。 天空的云彩有着无尽的变化,而天空依然保留着希望之心。 暂且回到船上休息
以下是对《和王半山韵十八首·其十三·山行》逐句的释义、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的注释,以及最后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句释义: 1. 藜杖何曾吝:藜是草名,杖是用藜草制成的手杖,意为使用这样的手杖并没有丝毫吝啬。 2. 浮云只自阴:浮云飘动,遮蔽了天空,这里形容自然景象的变化无常。 3. 春花方蓓蕾:春天的花朵刚刚开始绽放。 4. 天地与歌吟:天地之间充满了歌声,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 5.
注释: 区区贪献玉,足刖枉沽裳。 且任横肱睡,何妨举世忘。 陶陶春酒后,洒洒竹风凉。 午梦醒香茗,扶藜过小冈。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与王半山的诗歌交流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首句“区区贪献玉”,意为诗人追求名利,如同玉石般精致而美丽,但过于执着,反而失去了本真。这里的“玉”既指物质财富,也暗指人的品格。 第二句“足刖枉沽裳”
注释: - 一泓凝不乱,独爱看真源。 - 一泓:清澈的泉水。 - 凝不乱:水清澈如未被污染。 - 真源:真正的水源,这里指清澈的泉水。 - 独爱:特别喜爱。 - 看真源:观赏清澈的泉水。 - 白日人稀少,中年眼未昏。 - 白日:白天。 - 人稀少:人数较少。 - 中年:中年时期。 - 眼未昏:视力未衰。 - 葛蕉居士服,杖屦榄山村。 - 葛蕉:一种植物。 - 居士服:古代士人常穿的一种衣服。
注释:这山都值得指点,绝美的景色更需搜寻。谁敢说这里没有佳景?我终将遇到赏识的人。用青色的精气浇灌白色的水,让我的头发付与漫长的吟咏。红色的紫色的花看也看不到了,只有莺声在绿荫中回荡。 赏析:这是一首山水诗,描写作者游览山水时所感受到的美妙景色,并抒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首联“是山都指点,绝景更搜寻。”写出了游人对于名山大川的喜爱,以及诗人对于美景的珍视和追求。颔联“敢道无佳似,终须遇赏音
宿西梁 赛神之余,饮酒十壶,舟子招邀。 夜深人语嘈杂,孤灯自飘落雪。 西梁山险峻,天气阴沉,山势依然骄横。 伏枕静听水声,阴晴交替,朝暮更替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其七》是明朝林光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梦中被铜鼓声唤醒的情境。接下来将逐句进行翻译: 松阴横一枕,翻忆在扶胥。 松树的影子横卧在枕头上,让我不禁回忆起曾经在扶胥的经历。 铜鼓回春梦,波罗集异乌。 铜鼓的声音仿佛带着春天的气息回到了他的梦境中,而那些奇异的鸟儿聚集在一起。 于今甘拙讷,不睡复何如。 他感叹现在的自己宁愿安睡也不愿再经历这样的梦境。 九鼎传东汉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疾风馀毁瓦:狂风过后,残留下破损的屋瓦。 2. 疏竹尚迎门:稀疏的竹子依然迎接着门前。 3. 贫识人情改:贫穷使得人更加懂得人情世故的变化。 4. 寒思士屋温:寒冷中思考起自己的小屋,感受到了温暖。 5. 一瓢终易足:虽然只有一瓢水,但总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6. 四壁也难存:四面墙壁也难以保存所有的财物。 7. 浩荡春光满:春天的阳光明媚,充满了生机。 8.
【注释】 董侍御:即董嗣杲,字述光,号龙峰,明代诗人。南察院:即南京御史台。乌台:指御史台所在地的地名。清密地:指御史台所在地。木榻:指床,喻指御史台。一宵同:一夜共处。逾赤:超过一般的程度,指非常。忧时:关心国事。话至公:谈论国家大事至为公正。霜威侵布被:指寒冷的霜气侵入了被子。月色透帘栊:月光透过窗棂。失记:不记得。三更梦:半夜的梦。鸡声乱晓钟:鸡叫的时候,打更的声音四起,扰乱了报时的钟声。
诗句解读 1 鼓山今夜月,照见宦游情。 - 关键词:鼓山、今夜月 - 说明事件发生在夜晚,地点是在风景优美的鼓山上,同时月亮的明亮使得景象更添光彩。 - 通过“宦游”一词,表达了诗人因公务而外出,心情可能有些忧郁或孤独。 2. 僧榻尘稀到,松风韵自清。 - 关键词:僧榻、尘稀 - 描述僧人的床铺被清扫得很干净,暗示了环境的整洁以及僧人的生活状态。 - “松风韵自清”描绘了夜晚宁静的环境
游鼓山灵源洞因宿鼓山寺六首 何处不堪老,浮生空自忙。 石门开洞古,松径绕云长。 恋恋情何极,看看世欲忙。 难描今日兴,更憩老僧床。 注释: 何处不堪老,浮生空自忙。 哪里能忍受年老的折磨呢?人生在世白白地忙碌。 石门开洞古,松径绕云长。 古老的洞口有岩石,松树环绕着通往云端的长径。 恋恋情何极,看看世欲忙。 对爱情的追求何时才能满足呢?看看世间的欲望又那么繁忙。 难描今日兴,更憩老僧床。
【注释】 读冬曹林居鲁荐疏有感:读《冬官林居鲁荐疏》而有所感触。冬曹,即指冬官,掌管山林川泽的官。荐疏,指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奏章。 译文: 我贪图一点微薄的俸禄,辗转漂泊不能回家。 经常阅读史书典籍,感到惭愧愧对圣贤。 春天来临了,花儿也笑了,可我像孤鹤一样远离家乡,独自飞向远方。 读完虞衡(掌管山林资源的)官员的荐疏后,林中的风拂过我的葛衣。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在成都草堂时的作品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诗名篇和一些重要作家的作品,能熟记并正确书写背诵诗文。赏析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信息,如意象、手法、情感等,然后进行概括。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中秋当湖文庙赏月”意思是在秋天的夜晚到湖边文庙看月亮;“平分秋一半,步入圣宫墙”意思是说,秋色如水,与湖水平分秋色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叫方翁的隐者在寿湖边的隐居生活。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科头向南亩,七十四回春。 【译文】:头发松散地束在头上,面向南方的田地,已经过了七十四个春天。 【注释】:科头(指不加冠饰的自然发式):不加冠饰,即散乱地披散着头发。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年华已逝的无奈。 2. 不信乌纱帽,能荣白发人。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