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时谁捧土,蕞尔便名山。
陈迹浮烟没,先生一笑看。
雨馀蛙吹满,秋霁鹤忘还。
却有当湖月,频过水石间。
这首诗描绘了当湖山月池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译文以及关键词的解释,最后是赏析:
诗解与译文:
- 他时谁捧土:暗示着未来有谁能欣赏并保护这片土地(意指当湖)。这里的“捧”字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于这片美景的珍视和期待。
- 蕞尔便名山:尽管它只是一片小小的地方,却因某种原因被命名为“名山”,意味着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或历史价值。
- 陈迹浮烟没:这里描述的是当湖山月池的历史遗迹随着烟雾消散,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 先生一笑看:这里的“先生”可能指的是文人墨客,他们对于这片风景的评价很高,即使它们已经融入自然的怀抱。
- 雨馀蛙吹满:在雨后,青蛙的叫声充满整个池塘,生动地描绘出当湖山月池的宁静与和谐。
- 秋霁鹤忘还:秋天晴朗的日子,白鹤忘记了归途,停留在此处享受大自然的恩惠。这句话展现了当湖山月池的自然之美和吸引生物的能力。
- 却有当湖月,频过水石间:尽管其他景物吸引了注意力,但当湖上的月亮始终频繁地出现在水面和石头之间,成为夜晚最明亮的点睛之笔。
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捕捉了当湖山月池的自然美和宁静的氛围。诗句中的“捧”、“笑看”、“陈迹”、“秋霁”等词汇都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敬意。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