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春侵腊,燕京又小年。
儿童欢礼灶,箫鼓闹喧天。
数九晴看柳,书空仰羡鸢。
此身吾自有,富贵乃浮烟。
小年二首
甲子春侵腊,燕京又小年。
儿童欢礼灶,箫鼓闹喧天。
数九晴看柳,书空仰羡鸢。
此身吾自有,富贵乃浮烟。
译文:
在甲子年春天来临的腊月,我们再次度过了小年。
孩子们高兴地在灶火边行礼,热闹地吹奏着乐器。
到了九天寒冬时,人们欣赏着柳树的枝条。
抬头仰望天空,羡慕着飞向蓝天的鸢。
我拥有自己的身躯和灵魂,富贵荣华都是浮云。
注释:
- 甲子:指农历的甲子年,也即1984年。
- 燕京:北京古称,这里泛指京城。
- 儿童:指的是孩子们。
- 欢礼灶:在古代中国,过小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祭祀灶神的活动,以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吉祥。
- 箫鼓:指吹奏箫和击鼓等乐器的声音。
- 数九: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通常在冬至后开始。
- 晴看柳:晴朗的日子里欣赏柳树的美景。
- 书空仰羡鸢:仰望天空中的鸢鸟,象征着自由和高远的志向。
- 此身吾自有:指自己有自己的人生和命运。
- 富贵乃浮烟:比喻富贵荣华如烟云般短暂,不值得追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小年时京城的喜庆氛围和人们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描绘孩子们欢庆灶神、吹奏乐器、欣赏柳树、仰望鸢鸟等场景,展现了人们在小年时的欢乐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认为富贵荣华都是浮云,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人生和命运。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