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傍青山影傍溪,落花深处伯劳飞。
静团云日边江树,斜掩风烟面水扉。
爱踏莎堤移晚履,欲裁蕉叶当闲衣。
婆娑竹径行还住,时听軥辀对落晖。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生动美丽的山水画面。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云傍青山影傍溪,落花深处伯劳飞。
- 云:形容山间的云彩仿佛在青山的旁边。
- 落花:指春天的落花,通常与凋零或衰落联系在一起。
- 伯劳:一种鸟类,以其迁徙和叫声而得名。
- 深处:指落花繁多的地方。
- 伯劳飞:伯劳鸟在花丛中飞舞的景象。
静团云日边江树,斜掩风烟面水扉。
- 团云:形容云朵聚集在一起的样子,给人以宁静之感。
- 日边:指太阳接近地平线的地方,常用来形容清晨或傍晚时分。
- 江树:指长江边的树木,这里特指岸边的柳树。
- 斜掩风烟:形容风吹过时,树叶轻轻摇曳,如同掩藏着烟雾。
- 面水扉:指的是面对着水流的门户。
爱踏莎堤移晚履,欲裁蕉叶当闲衣。
- 爱踏莎堤:喜欢走在覆盖着莎草的小路上。
- 移晚履:晚上走路时穿着鞋子,这里的“晚履”可能是指鞋子。
- 裁蕉叶:用蕉叶做衣物,这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技术。
- 当闲衣:意为制作一件闲暇时穿的衣物。
婆娑竹径行还住,时听軥辀对落晖。
- 婆娑:形容竹子随风摇摆的样子。
- 竹径:指竹林间蜿蜒曲折的小道。
- 行还住:行走后又停下来的意思。
- 軥辀:古代的一种车辆,这里指马车的声音。
- 对落晖:面对夕阳西下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自然风景画。诗人通过对云、树、鸟、人等元素的细致描写,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动感的世界。诗中的“静”、“团”、“斜掩”等词,传达出一种平和、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非常敏锐,能够捕捉到最细微的变化,如“婆娑”一词,生动地描绘了竹子随风摇摆的姿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此外,诗人还将自己融入到这个场景中,通过“行还住”等动作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自然美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