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无酒亦须赊,此夕烟云景最佳。
篱菊乍开今日眼,木犀犹放晚秋花。
闲观宇宙逢双鬓,指点风光坐一衙。
不识江门今日酒,许谁同醉白鸥沙。

重九叠韵改犬子时表稿赏析明代诗人林光《重九叠韵改犬子时表稿》

林光,明代广东东莞人,字缉熙。他生于1439年,逝于1519年,少时家贫而志坚,十七岁补庠生,成化元年中举人,成化五年上京会试,下第后适与同下第的陈献章相遇,两人交好。其诗作《重九叠韵改犬子时表稿》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句原文】
重阳无酒亦须赊,此夕烟云景最佳。篱菊乍开今日眼,木犀犹放晚秋花。闲观宇宙逢双鬓,指点风光坐一衙。不识江门今日酒,许谁同醉白鸥沙。

【译文注释】
在重阳佳节,没有酒也要赊账买点,此时夜幕降临,云雾缭绕,风景最佳。篱笆边上的菊花盛开,正是赏菊的最佳时机,秋天的木樨花依然开放。闲庭信步,观赏着宇宙间的景色和岁月的沧桑,坐在衙门里指点江山、评论风月。不知道江门今天有没有美酒,能和谁一同在这白鸥沙边畅饮呢?

【赏析】
林光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深厚感情和独特体验。“重阳无酒亦须赊,此夕烟云景最佳”描绘了重阳节的氛围——虽没有美酒相伴,但也自有一番独特的情趣。这里的“烟云景最佳”,既指自然景观的美,也隐喻了人生中难得的宁静时刻。

第二句“篱菊乍开今日眼,木犀犹放晚秋花”则通过对篱菊和木犀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欣赏。篱菊的盛开和木樨花的香气,都是秋天的象征,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的轮回。

第三句“闲观宇宙逢双鬓,指点风光坐一衙”进一步扩展了诗意,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更广阔的宇宙之中。作者用“双鬓”形容自己已步入中年,感叹时间的流逝;通过“指点风光”表现出自己的豁达和自信,同时“坐一衙”则暗示了自己作为官员的身份和责任感。

最后一句“不识江门今日酒,许谁同醉白鸥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虽然不知江门是否有美酒可共饮,但作者希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一起在这美丽的沙滩上畅饮高歌,忘却尘世的纷扰。

林光的《重九叠韵改犬子时表稿》不仅是一首赞美重阳节景色的诗,更是一首表达作者内心情感和哲学思考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