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空蒙晚益奇,看山两眼欲成痴。
梅梢已露春消息,松叶先经雪陆离。
马足未须愁曲径,鹊巢犹解占高枝。
登堂不尽怀贤意,三复留情拂断碑。

注释:

山色空蒙,傍晚时更加奇异。我看着山,两眼都快要变成痴了。

梅梢已经露出春天的消息,松叶先经历雪的洗礼显得分外美丽。

马足未须愁曲径,鹊巢犹解占高枝。

登堂不尽怀贤意,三复留情拂断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诗人感慨的诗作。

第一句“山色空蒙晚益奇”,描绘了一幅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壮丽画卷,让人不禁为之倾倒。而第二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诗人对于美景的痴迷和向往之情。他仿佛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以至于双眼都要看成了痴了。这种对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第三句“梅梢已露春消息,松叶先经雪陆离”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景象。梅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向我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而松叶则在经历了一场大雪的洗礼后,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之中。

第四句“马足未须愁曲径,鹊巢犹解占高枝”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虽然道路曲折蜿蜒,但马匹却并不感到困扰和忧愁;相反,它们还能轻松地穿越这片土地。而那鹊巢也巧妙地占据了高枝,似乎也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独特之处。这些自然现象的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又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最后一句“登堂不尽怀贤意,三复留情拂断碑”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他登上了这座古堂,心中充满了对古人的怀念之情。他反复思考着他们的事迹和品质,仿佛要将他们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心。同时,他也不忘拂去断壁上的尘埃,让这座古堂再次焕发出它的光彩。这种对古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怀,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沉而真挚的情感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