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情千里睦州来,郡伯堂西帐小开。
读礼投闲讲易堂,望云挥泪几登台。
山凉夜露舟刚发,溪满秋宵月共陪。
百尺竿头须进步,不愁平地不风雷。

【注释】

睦州:今安徽宣城,在长江中游北岸。詹秀才:指詹茂。鄱阳:今江西波阳,在长江南岸。詹茂从睦州到鄱阳去看望友人。

郡伯堂西帐小开:郡伯是古代对州郡长官的一种尊称。据《旧唐书》记载:詹茂曾任歙州刺史,所以称“郡伯”。帐是官家大院里的帐篷,“小开”是说帐篷稍微打开一点。

读礼投闲讲易堂:读礼,即研究《周礼》,这是古代的礼仪之学;“投闲”是指不务正业,在这里是说詹茂闲居在家,专心研究《周易》等学问。

望云挥泪几登台:詹茂想回到睦州与友人相见,但想到自己已经离开家乡很久了,便不禁泪流满面。

山凉夜露舟刚发:夜深了,山间的空气凉爽,江上的露水也渐渐干了,小船刚出发。

溪满秋宵月共陪:秋天的夜晚,月光明亮,照映在江面上。

百尺竿头须进步:比喻人要不断努力,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不愁平地不风雷:不怕在平坦的地方遇到困难和挫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元和九年(814)初春所作。诗人以送别詹茂为题,描绘了一幅送行图。

诗一开头,诗人就写詹茂从睦州来鄱阳看望友人,表现出他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第二句中的“郡伯堂西帐”,指的是詹茂担任过歙州刺史的官邸。第三句中的“读礼投闲”,表现了詹茂虽然退隐家居,但仍然热衷于学习,一心钻研《周礼》和《周易》。第四句中的“望云挥泪几登台”,则表达了詹茂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详细描绘了詹茂乘坐小船离开的情景。“山凉夜露舟刚发”,写出了夜深时分,江上清凉,露水干涸,小船刚刚起航的景象。“溪满秋宵月共陪”,描绘了秋夜江边月光明亮的景色,仿佛整个江面都被月光照耀得一片明亮。

最后两句诗则表现了诗人对詹茂的期望。“百尺竿头须进步”,意味着人生的道路虽然曲折漫长,但只要不断努力,就能攀登到更高的境界。“不愁平地不风雷”,则是说在平坦的道路上也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是要有勇气去面对它们。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