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留滞笑南川,六载三过此洞天。
春旱且看花蓓蕾,诗成刚遇酒神仙。
大书欲放岩头笔,久渴思吞石罅泉。
老去吾侪宽展步,任他边将勒燕然。
【注释】
陪岳台:陪宴岳台。李别驾:即李德裕(787-855),唐代宰相,字文饶;西泉曹侍御:即曹确,曾任侍御史、谏议大夫。
岘(xià)石寺:在今湖北省襄阳县北。磨崖碑:刻在石壁上的碑。
“春旱”二句:春天干旱,看花未开,诗作刚成,正逢酒兴。
岩头:山名,在湖北襄阳西南。笔:指写字用的大毛笔。久渴:长久不喝水。
燕然:地名,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此处借指边塞。勒燕然:指写诗。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友人同游于襄阳岘石寺,因有同题之作而赠别。
首句写送别之情。“笑南川”三句,是说友人留滞襄阳时,曾三次来此游览过,可见他对此地十分喜爱,因而在送别之际,不免要笑谈此事。“春旱”,犹言春雨。“蓓蕾”,初生的花。这两句意谓:春天干旱,但看看花开未开,你的诗才刚刚写成,正好遇上了酒兴。
“大书”四句,写送别之意。“大书”犹言挥毫,指题诗;“欲放”两句谓想放开笔墨;“久渴”两句谓想喝上几口清凉的水;“老去”两句谓自己年事已高,也该宽放宽步走走。这里以“吾侪”对“边将”,表明自己虽不如边将那样立功受奖,但也可以自得其乐,不必强求功名利禄。
这首诗以轻松诙谐的语气,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