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令得疏封,天朝有常制。
纡朱秩亦卑,焚黄情愈至。
吾亲苟与荣,此官殆将弃。
白日书赠文,孤云凝远睇。
莱堂痛椿萱,邓林惭杞梓。
子心一何悲,亲魂端可致。
清梦绕庭闱,薄宦忘边鄙。
恍若称寿觞,惚如奉盥器。
怡愉接父颜,慈柔见母氏。
应效婴儿啼,犹作斑斓戏。
觉来忧思集,凄然霜露履。
精神信交孚,感召乃若此。
作诗载纪哀,临风几挥涕。
我生在膝下,亦有显亲意。
未能潘舆奉,仅得毛檄喜。
秋雨洒泉扃,母魄已深闭。
春风蔼家塾,父训幸闻礼。
诗篇诵一再,心目顿清泚。
朝盘欲忘餐,夜枕悄无寐。
修名曾未立,世味空复嗜。
振后以光前,在此不在彼。
既无致身术,曷尽为子理。
遗经绝编韦,淡墨虚榜纸。
青云孰唾手,清泉思洗耳。
羡公孝有初,生得奉滫瀡。
羡公孝有终,死得三鼎祭。

这首诗的标题为《奉次韩景昭县尹移文封赠感梦二亲之作》,是诗人在收到韩景昭县尹关于其父母被朝廷封赠的消息后,感慨万分,写下的一首悼念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邑令得疏封,天朝有常制。
  • 邑令(地方官员)获得了官方的封号,朝廷有固定的制度。这句话表达了对朝廷恩赐的认可和接受。
  1. 纡朱秩亦卑,焚黄情愈至。
  • 纡朱秩(纡,意为纡曲;朱,赤红色,这里可能指的是官服的颜色;秩,等级、地位),指官位卑微;焚黄(古时一种祭祀仪式,表示哀悼),表达的情感愈发强烈。这句反映了诗人对父母受封的悲痛之情。
  1. 吾亲苟与荣,此官殆将弃。
  • 如果我的父母能享有荣誉,那我这个官职恐怕就要放弃。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思念以及对官职的依恋。
  1. 白日书赠文,孤云凝远睇。
  • 白天书写赠送的文章,像孤独的云朵凝聚着目光。这里的“孤云”象征着诗人对父亲(或母亲)的深情和思念。
  1. 莱堂痛椿萱,邓林惭杞梓。
  • 莱堂(可能是指书房或家室)令人悲痛地思念着父亲(或母亲),而邓林(可能是树木)让我感到惭愧,因为无法像松柏那样长久保持忠诚。这句表达了对父母深厚感情和对自己不能长久陪伴父母的无奈。
  1. 子心一何悲,亲魂端可致。
  • 儿子的内心充满了悲伤,父亲的魂魄或许可以达到。这句反映了诗人对父母去世后亲人之间情感联系的想象。
  1. 清梦绕庭闱,薄宦忘边鄙。
  • 清冷的梦境萦绕着我的庭院,我忘记了边远的边疆。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的眷恋以及对远离家乡工作的无奈。
  1. 恍若称寿觞,惚如奉盥器。
  • 仿佛在为父亲祝寿(觞,古代酒器),恍惚中像是在为父亲洗手(盥器)。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1. 怡愉接父颜,慈柔见母氏。
  • 我愉快地迎接父亲的面容,看到母亲的温柔。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父母温和性格的回忆和赞美。
  1. 应效婴儿啼,犹作斑斓戏。
  • 应该模仿婴儿的啼哭,仍然在做色彩斑斓的游戏。这里用婴儿的啼哭和游戏来比喻自己的情感状态,既有天真无邪的一面,也有深沉哀伤的一面。
  1. 觉来忧思集,凄然霜露履。
  • 醒来后忧虑和思念聚集在一起,凄惨如同秋日的霜露覆盖了脚步。这句反映了诗人从梦中醒来后的心境变化,从梦中的喜悦到清醒时的悲伤。
  1. 精神信交孚,感召乃若此。
  • 精神上相信彼此的沟通,这种感召如此强烈。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与父母沟通的渴望和对父母教诲的信任。
  1. 作诗载纪哀,临风几挥涕。
  • 创作诗歌以纪念哀悼,面对秋风几次挥泪。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以及通过写作来表达这种情感的决心。
  1. 我生在膝下,亦有显亲意。
  • 我在你身边出生,也有着彰显家族荣耀的想法。这句反映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有追求家族荣耀的愿望。
  1. 未能潘舆奉,仅得毛檄喜。
  • 未能得到乘坐战车去拜谒先祖的机会,只得到一封书信的欢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族荣耀的追求未能实现的遗憾和失落。
  1. 秋雨洒泉扃,母魄已深闭。
  • 秋天的细雨洒落在泉水的门户上,母亲的灵魂已经深深地闭上了。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母亲的哀悼和怀念。
  1. 春风蔼家塾,父训幸闻礼。
  • 春风温暖了家中的学堂,父亲传授的教育之恩有幸能够听到礼仪知识。这句描绘了诗人在家庭环境中受到的良好教育,以及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1. 诗篇诵一再,心目顿清泚。
  • 反复诵读诗歌,使得心情顿时变得清新振奋。这句表达了诗人在缅怀亲人的同时,也通过诗歌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1. 朝盘欲忘餐,夜枕悄无寐。
  • 早晨吃饭的时候甚至忘记吃(朝盘),夜间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睡。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去世后生活状态的变化和内心的痛苦。
  1. 修名曾未立,世味空复嗜。
  • 我的名声未曾建立,世间的繁华诱惑又使我沉溺其中。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法和内心的反思。
  1. 振后以光前,在此不在彼。
  • 我将来会以现在的努力来照亮前人的道路,这并不在于比较谁做得更好。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责任和担当的认识。
  1. 既无致身术,曷尽为子理。
  • 既然没有获得成功的方法,那么只能尽力而为来尽孝道。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孝顺的坚持和努力。
  1. 遗经绝编韦,淡墨虚榜纸。
  • 遗留下来的经典书籍,都是用淡淡的墨水写成的,这些空白的书页仿佛在召唤我去翻阅。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遗产的关注和敬畏之心。
  1. 青云孰唾手,清泉思洗耳。
  • 青云之上唾手可得,但清泉之水仍让人向往去聆听它的潺潺声音。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1. 羡公孝有初,生得奉滫瀡。
  • 羡慕你从一开始就能尽孝,有幸得以亲近父母的身边。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他人孝顺行为的赞赏。
  1. 羡公孝有终,死得三鼎祭。
  • 羡慕你一生都能做到孝顺,死后还能享受到祭祀的荣耀。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人们尽孝行为的认可和尊重。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亡亲的挽歌,通过回忆、抒情和自省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思。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表达了自己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个人责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