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迷燕浦,官梅动越吟。
相看今日意,同是故乡心。
鹤径寒沙口,渔船绿柳阴。
沧洲有奇事,未老欲抽簪。
别乡人
驿路迷燕浦,官梅动越吟。
相看今日意,同是故乡心。
鹤径寒沙口,渔船绿柳阴。
沧洲有奇事,未老欲抽簪。
注释
- 驿路迷燕浦:指驿站的道路被迷雾覆盖,使得前往燕浦的路途变得模糊不清。
- 官梅动越吟:官员在种植梅花时,因欣赏其美丽而吟咏诗句。
- 相看今日意:双方今天相遇时的心意与往日有所不同。
- 同是故乡心:彼此都怀着对家乡的深情。
- 鹤径寒沙口:一条通向海边的小路,两旁有白鹤栖息。
- 渔船绿柳阴:渔船在绿色的柳树荫下穿梭,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 沧洲有奇事:沧洲(今江苏苏州)发生了一件奇特的事情。
- 未老欲抽簪:虽然年纪尚轻,但已表现出想要辞官归隐的愿望。
赏析
《别乡人》是明代林俊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离别故乡后对故乡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人生未来的思考。
首句“驿路迷燕浦”通过描绘道路的迷茫,暗喻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迷茫和困惑。这种迷茫不仅体现在地理上的迷茫,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不确定。燕浦这一地名的使用,既点明了诗人离开的地方,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牵挂。这里的“迷”,既有迷失之意,也有思念之深。
“官梅动越吟”一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官员在种植梅花时吟咏诗句,表达了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这里的“越吟”并非简单的赞美梅花,而是借梅花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
第三句“相看今日意”揭示了诗人与故乡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他们今天相遇,彼此的心情已经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可能源于离别后的重逢,也可能源于彼此心境的变化。这句诗通过“相看”和“今日意”两个词组的结合,传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重逢的喜悦,也有离别的哀伤。
第四句“同是故乡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深厚情感。无论身处何方,诗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牵挂。这里的情感是双向的,既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是他对家乡人的关心。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充满了温馨和感动。
最后两句“鹤径寒沙口,渔船绿柳阴”则是对前四句情感的补充和延伸。鹤在寒冷的沙口栖息,渔船在绿柳的掩映下穿行,这些自然景象与前文的情感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画面感的景象。这里的景色既美丽又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离别故乡后的内心世界。他既有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思念,也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