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几家山下住,长桥遥接山前路。
湖天雨过晓色开,满市晴岚带烟树。
远山近山杳霭间,前村后村相弥漫。
浮蓝积翠久不散,悬崖滴露松稍寒。
湘市老人头半白,琴仆从容随杖舄。
林外青帘卖酒家,山殽野蔌渔樵客。
洞庭春来湖水生,君山到处花冥冥。
波光澄涵横素练,树色掩映开银屏。
抚景徘徊看未足,飒飒天风满林麓。
何人独倚岳阳楼,长笛数声山水绿。

潇湘八景画·山市晴岚

茅屋几家山下住,长桥遥接山前路。
湖天雨过晓色开,满市晴岚带烟树。
远山近山杳霭间,前村后村相弥漫。
浮蓝积翠久不散,悬崖滴露松稍寒。
湘市老人头半白,琴仆从容随杖舄。
林外青帘卖酒家,山殽野蔌渔樵客。
洞庭春来湖水生,君山到处花冥冥。
波光澄涵横素练,树色掩映开银屏。
抚景徘徊看未足,飒飒天风满林麓。
何人独倚岳阳楼,长笛数声山水绿。

注释:

  1. 山上有茅草屋,有几家人在山下居住。
  2. 远处的山与近处的山都笼罩在雾气之中。
  3. 前边的村庄和后边的村庄相互连接,弥漫在一片烟雾中。
  4. 山间的绿色植物已经很久没有被吹散了。
  5. 山路上有一个老人,他的头发已经半白了。
  6. 他的仆人悠闲自在地跟着他的步伐。
  7. 树林外面挂着一个红色的酒帘,卖酒的店家在那里。
  8. 山林间生长着各种野菜和鱼虾等水产品,渔夫和樵夫们在这里生活。
  9. 春天到来时,洞庭湖里的水开始变得清澈,洞庭湖上的君山到处都是盛开的花。
  10. 湖面上的波浪清晰可见像一条白色的丝带,树木的颜色在阳光的掩映下如同打开的银色屏风。
  11. 看着眼前的美景,我忍不住驻足观看,感受不尽。
  12. 飒飒的风从树林中吹过,使得林中的草木都发出沙沙的声音。
  13. 谁独自靠在岳阳楼上,吹着悠长的笛子,发出清脆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自然世界中。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可以听到风声、看到水光、感受到树木的气息。

首句“茅屋几家山下住”,描绘了山下有几家茅草屋的景象。这一句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句子“长桥遥接山前路”和“湖天雨过晓色开”,描绘了长桥和湖面在雨后的情景。长桥连接着山前的道路,而湖面上的雨水已经停止,天空呈现出一种清新明亮的颜色。

“满市晴岚带烟树”,这句描绘了整个城市都被晴岚所覆盖,烟雾缭绕的场景。这里的“烟树”指的是树木被云雾包围,显得朦胧而神秘。

“远山近山杳霭间,前村后村相弥漫”,“远山”、“近山”分别指远处和近处的山,这里形容它们之间弥漫着一层淡淡的云雾,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浮蓝积翠久不散”,这句描绘了山间绿色的植物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一种持久的景色。这里的“浮蓝”和“积翠”都形容了山间的颜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悬崖滴露松稍寒”,这句描绘了山顶上的松树因为露水而显得有些寒冷。这里的“悬崖”和“滴露”都形容了山的高度和天气的变化。

最后两句“湘市老人头半白,琴仆从容随杖舄”,“湘市”指的是湖南的市集,而老人则头发已经半白了。这里的“琴仆”指的是老人的仆人,他们跟随主人一起行走。而“从容”则形容他们行走的态度和方式。

整首诗以山水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一些诗句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