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一道诗歌的赏析题,答题时注意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抓住重点诗句来理解。“天命有赫,付畀万方”的意思是:上天给予我伟大的重任,将治理天下的任务交于我。“肆予承之,夙夜弗遑”的意思是:我将承担这个重任,日夜不停地努力工作。“亮天之工,其责在予”的意思是:上天赋予我伟大责任
潇湘八景画·烟寺晚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潇湘八景画·烟寺晚钟 - 诗句:潇湘无风波浪停,恍如水底鸣长鲸。 注释:潇湘地区没有风浪,水面平静得就像水底有一头巨大的鲸鱼在鸣叫。 - 译文:潇湘地区没有风浪,水面平静得就像水底有一头巨大的鲸鱼在鸣叫。 - 赏析:首句描绘了潇湘地区的独特景象
【注释】 瑞香花:即白兰花。 织:形容树叶繁密。 玛瑙之殷红:形容花朵颜色鲜艳,像玛瑙一样红润。 玉雪之姿容:形容花朵洁白如玉,姿态优美。 浅绛:淡红色。 深紫:深紫色。 细蕤叠萼芬玲珑:花序细小,花瓣重叠,香气芬芳。 腊后春前:指冬末到春初时节。 独占梅花上:形容瑞香花在早春时节傲然绽放,独领风骚。 芳意:花朵的香气。露毸:形容花朵在阳光下闪烁。 万卉千葩:指各种花草。总相护:相互依存
【注释】江天暮雪:指潇湘地区冬季的景致。江:泛指洞庭湖一带的大江。大江东去天连水,薄暮萧萧朔风起。须臾吹却冻云同,六花乱撒沧波里。桥南桥北树槎牙,隔浦纷纷集晚鸦。马嘶百折蟠云路,犬吠孤村卖酒家。俯仰山川同一色,眼前不辨浪花白。茫茫七泽与三湘,分明皓彩遥相射。渔翁独酌寒江滨,顷刻琼瑶飞满身。得鱼醉唱湖南曲,欸乃一声天地春。有时倚棹弄长笛,洞庭景物清无敌。中流迢递望君山,但见遥空耸银壁。 【译文】
【注释】 猗兰操:指《幽兰操》。兰生在深谷里啊,郁郁芬芳香四溢;贤人在野中啊,行为光明德可亲。唉!兰花茂盛啊众草相随,贤人孤独啊谁做你的伴侣? 【赏析】 此诗为《幽兰操》之第三曲。全诗以兰自比,抒发了志士仁人虽身陷污浊之地仍不改其高洁志节的情怀。 “兰生幽谷兮晔晔其芳”,诗人把兰花与自己的高尚品质相比较,表明自己在污浊的环境中依然保持清白的品质。“贤人”在这里是比喻,暗喻那些身居高位而心无大志
潇湘八景画·山市晴岚 茅屋几家山下住,长桥遥接山前路。 湖天雨过晓色开,满市晴岚带烟树。 远山近山杳霭间,前村后村相弥漫。 浮蓝积翠久不散,悬崖滴露松稍寒。 湘市老人头半白,琴仆从容随杖舄。 林外青帘卖酒家,山殽野蔌渔樵客。 洞庭春来湖水生,君山到处花冥冥。 波光澄涵横素练,树色掩映开银屏。 抚景徘徊看未足,飒飒天风满林麓。 何人独倚岳阳楼,长笛数声山水绿。 注释: 1. 山上有茅草屋
潇湘八景画·远浦归帆斜阳欲挂晴川树,丹霞远映潇湘浦。 洞庭湖上接星沙,万里归舟自何处。 云帆缥缈天际来,势压滔天云浪摧。 须臾已达汉江曲,江声汹涌如鸣雷。 汉阳城头夜吹角,暂从鹦鹉洲边泊。 长笛一声山月低,残灯数点江云薄。 西蜀滇南与海通,浮波来往自无穷。 暮天已卷三湘雾,晓日还悬七泽风。 突兀危楼瞰江水,临眺何人频徙倚。 寒鸦飞尽淡烟收,浩荡瑶空净如洗。 注释: 1. 斜阳欲挂晴川树 -
这首诗描绘了潇湘夜雨的景象。下面是对各句的逐字释义和相应的译文: 1. 浓云如墨黯江树,九疑山迷天色暮。 注释:乌云密布,如同墨水般深沉。江边的树木在昏暗的天气中显得模糊不清。 译文:浓密的乌云像墨水一样漆黑,笼罩着江边树木,黄昏时分天色变得昏暗。 2. 苍松岩下客维舟,鱼龙鼓舞飞烟雾。 注释:客人在苍松环绕的岩石下停船,鱼和龙在水中欢快地跳跃,激起阵阵烟雾。 译文
注释: 湘浦:湘江边。 烟霞交翠,指湘江两岸的景色。 剡溪(shàn xi)花雨生香,指剡溪边的花和雨。 人间炎暑:人间的酷热。 天上清凉:天上的凉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湘江两岸的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湘浦烟霞交翠”,诗人用“烟霞交翠”来形容湘江两岸的美丽景色,这里的“烟霞”指的是湘江的水汽与周围的山峰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潇湘八景画·渔村夕照岳阳城头望湘浦,芳草垂杨迷古渡。 晴岚霏白夕阳红,渺渺江村天欲暮。 渔家茅屋住汀洲,罢钓归来稳系舟。 自念生涯在网罟,临风高挂向船头。 出水鲜鳞杂紫蟹,垆头有酒还堪买。 东邻西舍当此时,欢笑声余歌欸乃。 豚鱼吹浪白连天,隔江贾客促归船。 余光远映双凫外,残影半落孤鸿边。 湖上高楼云外起,下瞰湖湘千百里。 凭高一望楚天低,云树苍苍暮山紫。 【译文】 从岳阳城头望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