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席发秋早,微风已满樯。
中流片影去,远水一舟将。
海雨忽来重,江云相带凉。
知投孝廉宅,三径接苍茫。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考生应先疏通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和手法鉴赏诗歌。注意答题时先指出“关键词语”,后是“诗句内容”的解读分析,最后是“情感、主题、手法”的鉴赏。
【答案】
①挂席:指船帆。②中流:江中。③将:同“桨”。④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⑤孝廉:汉代称举荐孝廉为“孝廉方正”,后来泛称有才能的人。⑥三径:旧时用以借指隐居之地。
挂席发秋早,微风已满樯。
中流片影去,远水一舟将。
海雨忽来重,江云相带凉。
知投孝廉宅,三径接苍茫。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考生应先疏通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和手法鉴赏诗歌。注意答题时先指出“关键词语”,后是“诗句内容”的解读分析,最后是“情感、主题、手法”的鉴赏。
【答案】
①挂席:指船帆。②中流:江中。③将:同“桨”。④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⑤孝廉:汉代称举荐孝廉为“孝廉方正”,后来泛称有才能的人。⑥三径:旧时用以借指隐居之地。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访子裕户郤漆塘新居”的意思是:到子裕家去访问他的新居。这句诗是写诗人去拜访好友的情景。“湖上青山隔市尘”,“市尘”,指市上的尘土,指尘世。这句诗的意思是:湖面上青青山隔着城市的尘埃。这句诗描写了友人的新居环境,为后面写朋友的到来做铺垫。“久闻樵采满荒榛”,“樵采”,砍柴人
【注释】 ①溧阳:今属江苏省。野泊:野外停泊。写怀:抒发感情。 ②悠悠:水流缓慢的样子,这里指时间过得很慢。 ③客舟:行旅之船。攒:堆积。 ④山中一雨:山里下了一场雨。诸溪满:诸溪水涨满了。 ⑤独夜寒:独自在寒冷的夜里。 ⑥世事:世间的事。已将樗共朽:已经把松木与臭椿一同腐烂了。樗:臭椿,一种树名。 ⑦浮名:虚名、空名。犹是雁求磐:仍然像大雁在磐石上筑巢一样寻找着什么。磬:石制的钟,音节清晰
秋日园居 一逢秋日已凄其,却卧园庐有所思。 高士游方婚嫁毕,仙翁卖药世人疑。 寒蝉断续犹知晚,旅雁浮沉亦后期。 流水不将心事远,闲湍空自向东驰。 注释: 1. 一逢秋日已凄其:一看到秋天,心情就变得凄凉了。一逢是“一次遇到”,凄其是“凄凉”。 2. 高士:指隐居山林的高人。这里指诗人自己。游方:外出游历。 3. 仙翁:指仙人。这里指诗人自己。卖药:指出售草药。 4. 寒蝉:秋天天气转凉后鸣叫的蝉
【注释】 《闭斋自述寄王驾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公元836年(唐宣宗大中二年)作者任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判官时,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的现实。 首联:始知蓬藋蔽门深,岂是幽居避物心。 颔联:旧业尽荒秋雨里,一身闲卧碧溪阴。 颈联:园空三径人稀到,名在诸生老半侵。 尾联:几度忆君相共语,高山无伴只囊琴。 【赏析】
【注释】 1.长荡湖:古称南泽,位于今浙江省萧山区境内。 2.修禊(xì):古代风俗,为避疫气而修洁居处,到水滨洗濯,称为禊事。 3.澄湖:清澈的湖水。 4.顿觉:立即感到。 5.沃野:肥沃的土地。 6.荒畬(shú):荒芜的田地。 7.微茫:天色昏暗的样子,这里指傍晚时分。 8.僧问渡:僧人询问渡口。 9.双峰寂历:双峰寂寞、空灵。 【赏析】 《春日过长荡湖野望》,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诗句释义: 1. “畴昔相闻已有情” - 表示过去虽然彼此没有见面,但因书信往来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 "朅来一见各心惊" - "朅"是古文中表示突然的意思,"朅来"即“突然而来”,表示两人在现实中相见时都非常惊讶。 3. "笑言千里不自意" - "笑"在这里可能是一种比喻或夸张的手法,表示虽然距离远,却没想到会如此快地见面。 4. "霜露满衣犹欲行" - 描述天气寒冷和衣服上沾满了霜露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道院春归寂不知” - 春天的道院,在经历了一个繁忙的季节后,显得异常寂静。这里的“春归寂不知”表达了一种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怀念。 2. “过林新叶接邻枝” - 描述的是经过树林时,看到新的树叶从树枝上生长出来,仿佛是邻家的枝条相连,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3. “青山药长已忘约” - 青山依旧,但时间已经过去,似乎连那药草也忘记了约定
华补庵的菰川庄,宛然如一湾清水,已经隔开了尘世的羁绊。 深深的竹林里留有客人的足迹,幽静的书房接近了禅宗的修行。 稀疏的林子中残留着落日的余晖,远山之间升起了寒风中的烟雾。 宴席上侯芭醉倒,知道你喜欢谈论玄学
注释: 1. 京邸感兴:来到京城的住处,感慨人生。 2. 到来园柳已菲菲:来到花园的柳树已经长得很茂盛了。菲菲,形容柳叶繁密的样子。 3. 客舍经春未改衣:在旅店住了春天,还没有换下衣服。 4. 学道岂能辞众笑:学习道法难道可以避开他人的嘲笑吗? 5. 随人终愧失初机:跟随他人终究会惭愧自己失去了最初的机会。 6. 窗间晓漏临丹阙:窗外的钟声传来,似乎听到了皇宫的声音。 7. 户外晴岚对翠微
注释: 1. 送万君应召之京:送你去京城参加考试。万君,这里指你的朋友或同僚。应召,指被朝廷征召。 2. 如君为政岂谋身:如果你当政,难道只是考虑个人的功名利禄吗? 3. 当宁知名有几人:当朝的宰相有多少是知名的呢?当宁,这里指的是当朝的宰相。 4. 解棹犹余五湖兴:我解缆出发时,还怀着泛游五湖的兴致。解棹,意为解开船桨。五湖,指古代传说中的五个湖泊,即太湖、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巢湖。 5.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元夕之夜,独自坐在斋中的情景。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独怜今夜静,红烛对人清。 注释:“独怜”意为“独爱”、“特别喜爱”,表示作者对这个时刻的喜爱之情。“今夜”指的是当前的这个夜晚。“红烛”是点燃的红色蜡烛,通常用来照明。“对人清”意味着烛光明亮而清澈,不显得昏暗或模糊。 户密凝香气,窗虚纳市声。 注释:“户密”意味着窗户紧闭,没有缝隙。“凝”意为凝聚、聚集
这首诗由七句四韵组成,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深意。下面逐一解释这四句诗的含义: 一、首句“孟月逢春早” 注释:孟月即农历的二月,此时正是春天开始的时候。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强调了时间(孟月)和季节(春早)的特征。通过这种描写,诗歌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 二、次句“时芳欲满林” 注释:时芳是指盛开的各种花卉,欲满林则表达了花林中花朵盛开的景象。 赏析
译文: 冬日溪行寻唐荆川太史 野水将孤楫,晴天雾半收。 寒禽自向日,残叶尚如秋。 好道宁辞晚,谋生岂解愁。 思君时一见,犹免失东丘。 注释: 这首诗是作者在冬天去溪边寻找唐代诗人的诗作。 “野水将孤楫,晴天雾半收”描述了作者在溪边的所见所感。 “寒禽自向日,残叶尚如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好道宁辞晚,谋生岂解愁”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艰辛的无奈。 “思君时一见
道院暮春有感作 物境俱玄寂,客心常少欢。 非因无酒赏,只是到花残。 夜雨深林叶,春塘平钓竿。 羁栖幸堪托,终日懒衣冠。 注释解析: 1. 物境俱玄寂:自然界和环境都显得十分寂静、深沉。 2. 客心常少欢:我的内心经常感到少有欢乐。 3. 非因无酒赏:不是因为没有酒可以欣赏。 4. 只是到花残:只是因为花儿已经凋谢了。 5. 夜雨深林叶:夜晚的大雨使树林中的叶子更加深沉。 6. 春塘平钓竿
早春斋居漫兴二首 此地寓来僻,清渠正绕庐。数畦聊学圃,一径不容车。图列壁间岫,书翻几上鱼。谋生已无术,元不慕相如。 注释: - 此地:这里,指作者的住所。 - 寓来:居住在这里。 - 清渠:清澈的水流渠道。 - 绕庐:环绕在房屋周围。 - 数畦:几块田地。 - 聊学圃:试着种菜。 - 一径:一条小道。 - 图列:墙上画有。 - 岫:山峰。 - 书翻:翻阅书籍。 - 子云辞:司马相如的辞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写出全诗,再写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根据对全诗的理解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指出其艺术特点即可。 第一首:首句点出时间是在“早春时节”,这是斋居闲居的心境,是静谧的;第二句是说在这样静谧的心境里,作者感到自己的心常觉到一种清冷之感,而尘世中的人们却浑然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