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来园柳已菲菲,客舍经春未改衣。
学道岂能辞众笑,随人终愧失初机。
窗间晓漏临丹阙,户外晴岚对翠微。
僻兴止宜耽寂寞,独翻书史度斜晖。
注释:
- 京邸感兴:来到京城的住处,感慨人生。
- 到来园柳已菲菲:来到花园的柳树已经长得很茂盛了。菲菲,形容柳叶繁密的样子。
- 客舍经春未改衣:在旅店住了春天,还没有换下衣服。
- 学道岂能辞众笑:学习道法难道可以避开他人的嘲笑吗?
- 随人终愧失初机:跟随他人终究会惭愧自己失去了最初的机会。
- 窗间晓漏临丹阙:窗外的钟声传来,似乎听到了皇宫的声音。
- 户外晴岚对翠微:外面是晴朗的天空和山峦的影子。
- 僻兴止宜耽寂寞:独自的兴致应该停留在寂寞之中。
- 独翻书史度斜晖:独自翻开书籍,度过夕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来到京城后的生活感受。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句“到来园柳已菲菲”,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园中的柳树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叶片,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一句通过景物的变化,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第二句“客舍经春未改衣”,则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尽管经过了春天,但他依然没有换上新的衣物,这可能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第三句“学道岂能辞众笑”,表达了诗人对于道法的态度。他明白,即使学习道法,也不能避免他人的嘲笑。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第四句“随人终愧失初机”,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想追随他人,又想保持自己的初心,这种矛盾让他感到惭愧。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接下来的两句“窗间晓漏临丹阙”,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听到钟声的情景。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而“户外晴岚对翠微”,则描绘了诗人看到的美丽景色。这一句通过视觉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两句“僻兴止宜耽寂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心境的理解。他认为,独自的兴致应该停留在寂寞之中,而不是追求外界的刺激和繁华。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和超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