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知蓬藋蔽门深,岂是幽居避物心。
旧业尽荒秋雨里,一身闲卧碧溪阴。
园空三径人稀到,名在诸生老半侵。
几度忆君相共语,高山无伴只囊琴。

【注释】

《闭斋自述寄王驾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公元836年(唐宣宗大中二年)作者任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判官时,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的现实。

首联:始知蓬藋蔽门深,岂是幽居避物心。

颔联:旧业尽荒秋雨里,一身闲卧碧溪阴。

颈联:园空三径人稀到,名在诸生老半侵。

尾联:几度忆君相共语,高山无伴只囊琴。

【赏析】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写道“始知蓬藋蔽门深”,意思是我才知道蓬藋遮蔽的门深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认识。“岂是幽居避物心”则是说这种隐居生活只是表面上的避世而已,实际上诗人的内心仍然充满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第二句“旧业尽荒秋雨里”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心境。这里的“旧业”指的是过去的生活和事业,而“荒”则表示这些已经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同时,秋天的雨水也为这种荒凉增添了几分悲凉的气氛。

第三句“一身闲卧碧溪阴”更是直接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他选择了一个偏僻的地方,独自躺在溪边的阴凉处,远离了世俗的喧嚣和纷扰。这里的“碧溪”是指清澈美丽的溪流,而“阴”则表示一种宁静祥和的环境。

第四句“园空三径人稀到”进一步描述了这个隐居地方的孤独与冷清。这里没有其他人来访,只有诗人一个人在那里度过时光。而“三径”则指门前的三条小路,寓意着通往这个隐居之地的道路并不畅通。

最后一句“名在诸生老半侵”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地位的无奈。在这里,他成为了许多士子中的一个普通的存在,而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士子们却都已经老了。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与低调,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第五句“几度忆君相共语”回忆了与友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这里的“忆君”是指回忆过去的友谊和交往,而“相共语”则表示他们一起谈论人生、抒发感慨。这种交流不仅让他们更加亲近,也为他们提供了精神支持。

最后一句“高山无伴只囊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热爱和追求。他独自一人坐在高山之巅,弹奏着琴音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这里的“高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而“只囊琴”则暗示了他在这个孤独时刻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