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出幽寻杖短藜,无穷胜事惬幽期。
村村野老柴门里,日对云山自不知。

【解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通过描写郊游中所见的景物和感受,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每出幽寻杖短藜”,“幽”是“僻静”的意思;“寻”即“访”;“藜”是一种植物,这里借指杖(拐杖);“杖短藜”是指拄着一根短拐杖。这一句的意思是:每次外出到郊外游览的时候,总是拄着一支短拐杖,在僻静处去探访自然风光。诗人以“每”“出”二字领起两句,写出了出游之频、之勤。

第二句“无穷胜事惬幽期”,“胜事”,美好的事情,这里指美丽的风景;“惬”,满足;“幽期”,指幽雅的情趣。这一句的意思是:有无限美好的景色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满足了自己的幽雅情趣。这句中,“胜事”、“惬幽期”两个动词连用,将诗人出游时的心情和所见到的美景紧密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

第三句“村村野老柴门里,日对云山自不知。”“村村”指处处,到处;“野老”指乡村的老翁;“柴门”,简陋的房屋;“自不知”指自己不知道。这一句的意思是:处处可见的村村野老人都住在简陋的房屋内,面对着云山而毫不知晓。此句写景,从侧面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答案】

郊行

每出幽寻杖短藜

① 出郊② 探幽③ 寻幽④ 游赏

译文

每逢外出郊游的时候,我常常拄着一根短拐杖,到僻静处去探访自然风光,

到处可见的村村野老人都住在简陋的房屋内,面对着云山而毫不知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在庐山白鹿洞书院时所写的。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恬淡闲适的生活画面。

首句写诗人经常外出郊游,而每次都拄着短拐杖。这短拐杖是干什么用的呢?从后文看可知,这短拐杖是用来帮助诗人行走的。因为诗人腿脚不便。所以拄着短拐杖出游。

次句写诗人出游的目的。他游赏什么呢?他欣赏的是那些美好的风景。这些美丽的风景在哪里?在僻静的地方。他喜欢在僻静的地方去游玩。

第三句写诗人看到的景色。他看到的景象是:处处可见的村村野老人都住在简陋的房屋内,面对着云山而毫不知晓。这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美,只知道眼前就是美。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受。他看到这种景色,感到心旷神怡,满足了自己的幽雅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