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卧东窗云,遂得天然趣。
枕上桃花源,花开不知数。
啼鸟自无心,何事客惊寤。
翩翩峰畔霞,亹亹溪前树。
俄顷梦还成,去尽春山路。
【解析】
东斋枕上
闲卧东窗云,遂得天然趣。枕上桃花源,花开不知数。啼鸟自无心,何事客惊寤。翩翩峰畔霞,亹亹溪前树。俄顷梦还成,去尽春山路。
注释:在东边的小斋里,我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白云,便进入了天然的世界。那上面有一片桃源世界。春天,桃花盛开了无数朵,我不知道。那上面还有鸟儿,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着,它们没有一点要飞走的意思,只是静静地栖息在那里。山崖旁的云霞飘动,溪流边的树木茂盛,我一会儿就从这个梦境中醒来了。
赏析:
此诗是写梦中所见的境界。
首联写梦中境界:“闲卧东窗云,遂得天然趣。”诗人在梦中,悠闲地躺在东边小斋里的床上,望着窗外的白云,便进入了天然的世界。这里,“东窗”是说居处之偏,而“云”则喻指心境之超然。诗人通过这两句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于自然的向往之情。
颔联写梦中所见的境界:“枕上桃花源,花开不知数。”诗人又进一步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境界:那里就是梦中的桃花源,桃花源中繁花似锦,美不胜收。然而,诗人却不知道它究竟有多少朵桃花。这句中的“不知”二字用得极其巧妙,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桃花源中美景的惊叹与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无知和无奈。
颈联写梦中所闻之声:“啼鸟自无心,何事客惊寤。”接着,诗人又听到了一声声的啼叫,那叫声似乎非常悠扬动听。然而,诗人却感到有些不悦,他不明白为什么这美妙的啼声会惊醒了他。这里,诗人将梦中的啼叫比作现实中的啼鸟,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自己的困惑和不安。
尾联写梦中所触之物:“翩翻峰畔霞,亹亹溪前树。”最后,诗人又看到了一些美丽的景色:峰峦叠嶂,云霞缭绕;溪流淙淙,绿树摇曳。这些自然景物给诗人带来了一种愉悦的感觉,使他从梦中回到了现实中。
整首诗以梦中所见、所感为线索,通过对梦中境界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既有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又有对自然的渴望和追求。
【答案】
《东斋枕上》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意象来描绘梦中的境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