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源浩瀚泻三江,百斛龙文笔可扛。
艺苑雄才君独步,吟坛勍敌我须降。
银丝细斫吴中鲙,玉管新番塞外腔。
昭代行看树勋业,隐居谁羡鹿门庞。

和王廷器检讨夕宴李挥使东轩诗三十首词源浩瀚泻三江,百斛龙文笔可扛。

艺苑雄才君独步,吟坛勍敌我须降。

银丝细斫吴中鲙,玉管新番塞外腔。

昭代行看树勋业,隐居谁羡鹿门庞。

注释:

和:应和、附和。

词源浩瀚泻三江:意指诗词的词源像长江一样浩瀚,流经三江。

百斛(huò):古代容量单位之一,一百斛为一斗,十斗为一升。这里比喻文章浩繁,如百斛之水滔滔不绝,文采飞扬。

龙文:指书法遒劲有力,有龙腾云海之势。

艺苑雄才:形容才华出众,如同艺术界的巨人。

独步:独自领先,无人能及。

吟坛:指诗歌创作的场所。

银丝细斫吴中鲙(kuài):意指用银丝般细腻的刀法烹制吴地特色的美味——吴中鲙(一种鱼肴)。

玉管新番塞外腔:意指使用玉制的乐器演奏,音调高亢激越,如同塞外的壮歌。

昭代:指美好的时代。

行看:将要看到。

树勋业:建立功勋事业。

隐居:退隐山林,不问世事。

鹿门庞:以庞德公为例,庞德公共有三种高尚品质:一是“栖迟鹿门山”自得其乐;二是“不与世事相闻”,不为世俗所动;三是“躬耕力作”,过着朴素的生活。因此,他被视为隐居者的楷模。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和”字开篇,表达了对王廷器夜宴的赞赏之情。接着,他描绘了词源浩瀚,如同长江一般奔流不息的景象,以此来赞美王廷器的才情横溢,如同江河之水滚滚向前,不可阻挡。

在颔联中,诗人再次赞美了王廷器的艺术才华。他称赞王廷器独步艺坛,如同百斛龙文,笔力遒劲,令人赞叹不已。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虽然不如王延器,但也要努力赶上他,成为吟坛上的劲敌。

颈联则描绘了宴会上的情景。银丝般的刀工细削着吴地的美味——吴中鲙(一种鱼肴),而玉管的新曲则奏响了塞外的壮丽之声。这两句既展现了宴会的丰盛,也表达了诗人对王廷器才华的认可和钦佩之情。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代的向往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生活在美好的时代,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同时,他也表示,尽管自己可能无法实现隐居的梦想,但仍然会效仿庞德公,过一种简朴的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