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逐鸣鸠到耳傍,青春背我去堂堂。
谷风自昔歌葑菲,泾渭相形益可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于景瞻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句释义以及注释:

第1句:“于景瞻以闺情和予梦中之作少寓热中之意因效颦以复十首”

释义:于景瞻用闺怨来回应我的梦境作品,作品中较少表达自己内心的热情之意,因此模仿我的作品创作了十首。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闺怨题材的喜爱,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作品中缺乏对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

第2句:“又逐鸣鸠到耳傍,青春背我去堂堂。”

释义:我又跟随鸣鸠的声音来到了耳旁,青春就这样离我而去,变得高远且不可触及。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青春逝去的感伤和无奈。鸣鸠的叫声在耳边响起,仿佛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第3句:“谷风自昔歌葑菲,泾渭相形益可伤。”

释义:自古歌颂过葑菲(一种野菜)的歌谣,但当它们与泾渭(两条河流)相对比时,就更加显得悲哀了。

注释:这句诗通过对比葑菲和泾渭,表达了对自然界美景的珍惜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借物抒情的作品,通过对鸣鸠、葑菲和泾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诗中的“鸣鸠”、“青春”等意象,都带有浓厚的自然色彩,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诗中的“谷风”、“泾渭”等元素,也寓意着生活的艰辛和世事的变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整体来说,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