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特立绕茅檐,清逼幽怀称养恬。
风细佩声来静几,月高鸾影落疏帘。
碧窗烟细茶翻乳,曲径笞深笋迸尖。
何日抱琴容直造,倚阑吟啸一掀髯。
竹轩为宋以临赋
琅玕特立绕茅檐,清逼幽怀称养恬。
风细佩声来静几,月高鸾影落疏帘。
碧窗烟细茶翻乳,曲径笞深笋迸尖。
何日抱琴容直造,倚阑吟啸一掀髯。
注释:
- 琅玕:指美玉或竹子,特立:独自矗立,不屈。
- 茅檐:用茅草搭建的屋檐,清逼:清凉逼人。
- 风细:微风轻轻吹过,佩声:指佩玉的声音。
- 月高:月光明亮,鸾影:指鸾鸟的影子,落在疏帘上。
- 碧窗:用绿色装饰的窗户,烟细茶翻乳:烟雾缭绕中,茶水翻涌如乳白色。
- 曲径:弯曲的小道,笞深:用鞭子打,笋迸尖:嫩笋从土里冒出尖尖的头。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作品《竹轩为宋以临赋》中的一首。全诗描绘了竹轩的宁静美景,以及作者在竹轩中品茗赏月的情景。
首句“琅玕特立绕茅檐,清逼幽怀称养恬。”描写竹林的挺拔和环绕着茅檐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同时,这句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三、四两句“风细佩声来静几,月高鸾影落疏帘”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场景。微风吹过,佩玉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明亮的月光下,鸾鸟的影子落在了稀疏的窗帘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五、六两句“碧窗烟细茶翻乳,曲径笞深笋迸尖。”则进一步展示了竹轩中的雅致生活。碧绿的窗户前,烟雾袅袅上升,茶水翻涌如乳白色;而曲径旁的竹丛中,嫩笋从土里冒出尖尖的头,显得生机勃勃。这两句话既展现了竹轩的自然环境,又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喜爱。
七、八两句“何日抱琴容直造,倚阑吟啸一掀髯”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人想象着有一天能够抱着古琴,直接走进这个美丽的竹轩;然后在栏杆上边吟边笑,挥动着长长的胡须。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竹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