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姬貌似月,复有伎如云。青丝覆鸾额,歌舞汉宫春。
参差铜台上,宛转受恩频。君不见太祖会杀声清人,复留妙妓西陵里。
卢姬幸不为冤鬼,为名嫁人花老矣。人生行迹自有时,莫以迟速叹卢姬。
卢姬曲
卢姬,貌似月,复有伎如云。青丝覆鸾额,歌舞汉宫春。
参差铜台上,宛转受恩频。君不见太祖会杀声清人,复留妙妓西陵里。
卢姬幸不为冤鬼,为名嫁人花老矣。人生行迹自有时,莫以迟速叹卢姬。
赏析:
《卢姬曲》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作品,通过描述三国曹魏时期魏武帝曹操的宫女卢姬的故事,暗讽当时杨贵妃得宠,杨国忠窃柄弄权的时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读书人针砭时事为民谋利,却因没有迎合帝王喜好歌功颂德,而不得重用,抑郁不得志的愤慨。
诗中描绘了卢姬美丽、才华和命运的悲剧,她小小年纪便成为魏王家中的舞女,绿鬓红唇,如同桃花般娇艳。她的美貌和才华得到了曹操的赏识,但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成为了皇帝身边的一名宫女。卢姬的故事象征着古代宫廷中的悲欢离合,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的命运。
崔颢在这首诗中也表达了对当时读书人的批评。他讽刺那些读书人只是一味地针砭时事,却没有真正为民谋福利,只是迎合帝王的口味,歌功颂德。这反映了崔颢对于官场的不满和对读书人的失望情绪。
崔颢在诗中呼吁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过于急躁或忧虑自己的未来。人生的命运自有其规律,不能仅仅因为一时的成功或失败而感到沮丧。这首诗不仅是对卢姬命运的同情,也是对人生无常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