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怀同调,飞书问独醒。
乍回双眼白,犹阻万峰青。
惨淡垂纶石,栖迟载酒亭。
异时新论就,能赏太玄经。
注释:
何处怀同调,飞书问独醒。
我在哪里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呢?我通过书信询问你,你是一个独自清醒的人吗?
乍回双眼白,犹阻万峰青。
突然,我的眼睛恢复了清明,但依然被万丈山峰的翠绿所阻挡。
惨淡垂纶石,栖迟载酒亭。
我在凄冷的石头上垂钓,在载酒的亭子里休憩。
异时新论就,能赏太玄经。
等到我们再次相聚的时候,你能欣赏并理解《老子》这本书吗?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赞美。全诗以“吴叔通以四诗见贻赋答”为题,描绘了自己与吴叔通之间的友情,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首联“何处怀同调,飞书问独醒”,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他通过书信向吴叔通询问:“我在哪里可以找到和你一样志同道合的朋友呢?”同时,他也是在用书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颔联“乍回双眼白,犹阻万峰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当他睁开眼睛后,发现自己的双眼已经恢复了清明,但他仍然被万丈山峰的翠绿所阻挡。这一景象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颈联“惨淡垂纶石,栖迟载酒亭”,则描写了诗人在凄凉的石头上垂钓,在载酒的亭子里休憩的情景。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淡然。
尾联“异时新论就,能赏太玄经”,是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望。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与吴叔通一起探讨新的理论问题,并能够欣赏到《老子》这本书的智慧。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也展示了他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朋友的思念、对自然的喜爱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