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石心难转,如山诺竟酬。
馀生宁九地,一死为千秋。
壮节长淮远,贞魂大海留。
预看彤史笔,灿烂照松楸。

【注释】:

过淮上读贞烈沈氏实编作沈为侍御吴公妾余丙子吴公所取士也

匪石心难转,如山诺竟酬。

馀生宁九地,一死为千秋。

壮节长淮远,贞魂大海留。

预看彤史笔,灿烂照松楸。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七律《题沈氏实编》。沈氏是明朝著名的女诗人,字实君,号素君,又号素庵。她出身贫寒,早年丧父,由母抚养长大。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举进士,初授行人。后升为南京太常博士,因忤魏忠贤,被削籍归田。天启五年(1625年),与友人周汝登、陈继儒等在南京聚义社结社,以“不事王侯”相标榜,世称“若兰社”。崇祯三年(1630年),起官御史台,先后弹劾魏忠贤及其党羽杨维垣、杨镐等二十四人,又劾奏魏忠贤亲信太监冯英等十二人。不久,因遭阉党的陷害被削籍归田,卒于家乡。著有《素庵诗文》若干卷。《题沈氏实编》就是作者为其母亲沈氏所写的诗篇。
首联“匪石心难转,如山诺竟酬”。“匪石心”,即指坚贞不渝之心;“如山诺”,即指始终如一之诺。“心”和“诺”二字分别用双声叠韵的“心”和“诺”来表示,读起来音韵铿锵。这两句的意思是:你坚贞不渝的心志难以转变,你始终如一的承诺终于实现了。
颔联“馀生宁九地,一死为千秋”。“馀生”,指剩余的生命;“宁”,意为宁愿、宁可;“九地”,即地上九层,指极乐世界。“一死为千秋”,指为了千年后的子孙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颈联“壮节长淮远,贞魂大海留”。意思是:你的大节在遥远的淮河流域传扬久远,你的贞魂留在浩渺的大海上。“长淮”指的是淮河,“壮节”是指豪迈的气节。“贞魂”是指坚贞的精神。这两句的意思是:你的豪迈气节在大江南北流传深远,你的坚贞精神在大海上留存永驻。
尾联“预看彤史笔,灿烂照松楸”。意思是:我提前看到历史的记载,它辉煌夺目地照耀着松柏两株。“彤史”,指红史,泛指历史典籍。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提前看到了历史的记载,它辉煌夺目地照耀着松柏两株。
全诗四联八句,每联两句,共二十四个字,语言流畅,音韵和谐,充分体现了李攀龙诗歌的雄浑气势和高超技巧,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