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吴公赏,真同贾傅看。
凄凉神武阙,早挂惠文冠。
旧事悲桃李,高风想蕙兰。
酬知万行泪,愧汝大江干。

【译文】

过去在吴公的府中做官,你如同贾傅一样受赏。

如今神武门已荒凉,你早被赐上惠文冠。

往事如旧事悲桃李,高风想蕙兰。

酬知万行泪,愧汝大江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沈氏作的悼念之词。
沈氏(1603年-1687年),字贞一,明末清初诗人、女诗人,江苏无锡人,明亡后入山为僧,有《贞一集》。沈氏与丈夫吴公同登进士第,吴公为侍御,余丙子年,吴公取士于余杭。沈氏是吴公的妾室,此诗即吴公为沈氏所作的悼念之词。

第一句“过淮上读贞烈沈氏实编”,交代了写作背景,即在淮上读到贞烈沈氏的事迹。这里“过淮”指作者路过淮河,“读贞烈沈氏”则表示作者在阅读关于沈氏的事迹时所引发的感想和情感。

第二句“忆昔吴公赏”,回忆过去在吴公的府中做官的日子。“真同贾傅看”则是比喻自己受到的待遇与贾傅相似,即受到了与贾傅一样的赏识和重用。

第三句“凄凉神武阙,早挂惠文冠”,描绘了神武帝都的荒凉景象,以及自己早早地被赐予了惠文王的称号。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第四句“旧事悲桃李,高风想蕙兰。”则是表达了对旧事和旧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赞美了沈氏的高洁品质和美好形象。这里通过比喻,将沈氏比作桃李,以突出其美丽动人;而将她比作蕙兰,则是为了表达对她的敬仰之情。

第五句“酬知万行泪,愧汝大江干。”则抒发了作者对自己无法报答沈氏恩情的愧疚之情。这里的“酬知”指的是回报恩情,而“万行泪”则表示了作者无尽的哀思。最后一句“愧汝大江干”则是表达了自己对沈氏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无法再继续陪伴在她身边。

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感叹时事的变化、赞美沈氏的品质以及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展现了作者对沈氏的深情厚意。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