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暑仍河朔,寻幽到习池。
青丝行共挈,白帻坐频攲。
密竹团书舍,疏花照奕棋。
黄鹂似相识,恰恰在高枝。
易惟效署中避暑同赋四首:
逃暑仍河朔,寻幽到习池。
青丝行共挈,白帻坐频欹。
密竹团书舍,疏花照奕棋。
黄鹂似相识,恰恰在高枝。
注释:
逃暑仍河朔:逃暑,指躲避酷热;河朔,泛指北方地区,因为河朔是当时对北方地区的通称。
寻幽到习池:寻幽,寻找清幽的地方;习池,即习水,在今河北省境内。
青丝行共挈:青丝,指青色的丝带,代指衣带;行共挈,形容大家一同拿着衣带行走。
白帻坐频欹:白帻,白色的头巾;欹,倾斜。
密竹团书舍:密竹,密集的竹子;团,围成圆圈的样子;书舍,读书的地方。
疏花照奕棋:疏花,稀疏的花;奕,下棋;棋,棋子;这里指的是围棋。
黄鹂似相识:黄鹂,指黄莺;识,认识;这里指的是黄莺似乎认识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夏日述怀》。诗中写道:“逃暑仍河朔,寻幽到习池。青丝行共挈,白帻坐频欹。密竹团书舍,疏花照奕棋。黄鹂似相识,恰恰在高枝。”通过描写诗人在炎热的夏天里逃离酷热的暑气,寻找清凉的幽静地方,以及他在河边散步时发现一个绿树成荫的大树和一株盛开的花朵的情景。最后,他看到一只黄鹂鸟停在树枝上,仿佛是在向他打招呼。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里逃离酷热的暑气,寻找清凉的幽静地方,以及他在河边散步时发现一个绿树成荫的大树和一株盛开的花朵的情景。最后,他看到一只黄鹂鸟停在树枝上,仿佛是在向他打招呼。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优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