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双松里,孤亭万竹旁。
高秋全障日,盛暑欲凝霜。
箨自翻龙虎,枝从宿凤凰。
画帘清绝处,浑拟坐潇湘。
诗句如下:
一径双松里,孤亭万竹旁。
高秋全障日,盛暑欲凝霜。
箨自翻龙虎,枝从宿凤凰。
画帘清绝处,浑拟坐潇湘。
译文为:
沿着小路走进双松环绕的深处,孤亭旁万竿竹子随风摇曳。在金秋高洁的季节,阳光被完全遮挡;在炎热的盛夏时分,似乎要凝结成霜。笋壳翻飞着似龙似虎的图案,树枝生长着如凤如凰的姿态。在这画帘清新的地方,我想象自己正坐在宁静的潇湘之地。
赏析如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翠虚亭中的所见所感。首二句点明地点和环境,“双松”与“万竹”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古朴的氛围。接下来四句则细致描绘了季节变化对景色的影响。金秋时节,阳光难以穿透茂密的树冠;盛夏时,仿佛能感受到凉意凝聚于霜。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变化,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感慨。后四句转向对细节的观察,笋壳上生动的图案、树枝上栩栩如生的凤凰形象,以及画面中清新的画面都让人感到如同置身诗中所描绘的潇湘之地。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