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烟霄上,千竿雾雨馀。
绿阴浮枕簟,苍霭净庭除。
寂寞王猷驾,萧森杜甫庐。
何如偕筱簜,取次贡乘舆。
诗句原文:
百尺烟霄上,千竿雾雨馀。
绿阴浮枕簟,苍霭净庭除。
寂寞王猷驾,萧森杜甫庐。
何如偕筱簜,取次贡乘舆。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 诗人介绍:胡应麟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文学才华和深厚的学识著称,他的诗作往往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逐句释义与赏析:
- 百尺烟霄上,千竿雾雨馀:这句表达了翠虚亭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的景象。”烟霄”指的是高远的天空,”百尺”强调了亭子的高度,而“千竿”则形象地描绘了茂密的竹海,给人一种宁静、清幽的感受。
- 绿阴浮枕簟,苍霭净庭除:描述了翠虚亭周围绿竹的浓密荫凉和清新的空气,”枕簟”指的是竹席和枕木,”绿阴”则是指竹子的绿色阴影,”苍霭”则是形容天空的颜色,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受。
- 寂寞王猷驾,萧森杜甫庐:通过引用东晋王献之(王猷)和唐代杜甫的形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猷”和”杜甫”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他们的作品常常反映了对尘世纷扰的逃避和对自然的热爱。
- 何如偕筱簜,取次贡乘舆:这里用了一个反问,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偕筱簜”可能是指一种轻便的旅行工具,”取次”意为随便,”贡乘舆”即指贡献于帝王的车马。
这首诗通过对翠虚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胡应麟借此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明代文人诗歌中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