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书来蓟北,题赋遍江南。
不慕千钟粟,时分一味甘。
苍筠摇午梦,黄叶坠清谈。
细酌天池坐,何殊绣佛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力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分析所给诗句,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赏析。本诗的注释为:束书来蓟北,指诗人来到北方后,开始从事写作。题赋遍江南,意谓作诗填词,遍及大江南北。不慕千钟粟,意思是不追求高官厚禄。时分一味甘,分,通“份”,比喻微薄;甘,甘美。苍筠摇午梦,苍筠,青竹,这里借以指代诗人的清幽高雅的生活情趣。黄叶坠清谈,黄叶,落叶,指秋天;清谈,闲谈,清雅的谈话。天池坐,指作者坐在天然的天池上品茗赏景。细酌天池坐,指品茶时静坐在天池旁的石凳上。何殊绣佛龛,佛龛,佛像供于龛内,这里泛指佛寺。此句意谓:我坐在佛龛前品茗而饮,其乐无穷。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诗人来到北京之后,开始从事写作,他到江南去游览,到处留下他的足迹。颔联写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漠,他不求高官厚禄,但求一份清闲,享受自然的美好。颈联写诗人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他欣赏秋天的美景,也欣赏闲谈的乐趣,还欣赏在佛龛前的品茗之乐。尾联写诗人在佛龛前品茗而饮,他感到无比的快乐。这首诗语言平易,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首很成功的山水田园诗。全诗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或过分夸张的句子,只是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诗人的思想感情真实地表达出来,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答案】

过王山人啜茗作(其一)

束书来蓟北,题赋遍江南。

不慕千钟粟,时分一味甘。

苍筠摇午梦,黄叶坠清谈。

细酌天池坐,何殊绣佛龛。

译文:

带着书本来到蓟北边陲,到处留连吟咏、题赋作诗。

不羡慕那些千钟粟米的俸禄,只求一份恬淡的清欢。

青松摇曳着中午的梦魂,黄叶飘零着秋天的清谈。

细斟泉水,品茗而坐,与佛龛前何异?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诗人来到北京之后,开始从事写作。他到江南去游览,到处留下他的足迹。颔联写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漠,他不求高官厚禄,但求一份清闲,享受自然的美好。颈联写诗人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他欣赏秋天的美景,也欣赏闲谈的乐趣,还欣赏在佛龛前的品茗之乐。尾联写诗人在佛龛前品茗而饮,他感到无比的快乐。

这首诗语言平易,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首很成功的山水田园诗。全诗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或过分夸张的句子,只是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诗人的思想感情真实地表达出来,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