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灞陵桥,弯弓箭在腰。
黄沙随地阔,紫塞极天遥。
玉乳蒲萄熟,金羁苜蓿骄。
贺兰千百仞,飞骑上岧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别诗《送人游塞上》。
诗句解释:
- 晓发灞陵桥 - 早晨从灞陵桥出发。灞陵桥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座古老的桥梁,也是古代长安通往北边的交通要道。
- 弯弓箭在腰 - 形容准备充分,随时可出发。这里的“弯弓箭”可能指的是携带弓箭,因为古代出行时常用弓箭作为自卫工具。
- 黄沙随地阔 - 描述沙漠广阔无垠的景象,强调了旅途的艰难和荒凉。
- 紫塞极天遥 - 形容塞外之地遥远,紫色的边塞显得尤为壮观。
- 玉乳蒲萄熟 - “玉乳”可能是指葡萄园,而“蒲萄”是一种葡萄。这句描绘了葡萄园丰收的景象。
- 金羁苜蓿骄 - “金羁”可能指的是马匹上的金色缰绳,而“苜蓿”是一种草本植物。这句描绘了马儿在肥沃的苜蓿草地上自由奔跑的情景。
- 贺兰千百仞 - “贺兰”可能是一个地名(如宁夏境内),也可能是对山峦的夸张表达。这句话表达了对山的高度的惊叹。
- 飞骑上岧峣 - “飞骑”指迅速的骑马,而“岧峣”是形容山峰高耸入云。整句意思是说,骑着马快速登上高高的山峰,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翻译与赏析:
清晨从灞陵桥启程,我腰悬弯弓,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黄沙,远方是辽阔的紫塞,那里的天空似乎也显得特别遥远。葡萄园里,成熟的葡萄像珍珠般挂在绿叶间,而那金黄色的马鞍上,苜蓿长得又肥又壮。我要去的地方是贺兰山,那里的山峦起伏,高达数仞。我骑着飞快的马,准备攀登到那座高耸入云的山峰。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壮美和豪迈的情感。诗人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传达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即将到来的旅程的期待与兴奋。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边塞风光的独特见解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