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江都相,遗风尚宛然。
帷疑曾下日,园忆未窥年。
大业尼山后,真源洛水前。
天人三策在,不废万年传。
这首诗的大意是:太息江都相,遗风尚宛然。帷疑曾下日,园忆未窥年。大业尼山后,真源洛水前。天人三策在,不废万年传。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 “太息江都相,遗风尚宛然。” —— 叹息着,怀念江都相国,他的形象仍然如此鲜明。
- 江都相国:指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具体是谁不详,可能是一位有权势或有影响力的官员。
- 太息:表示深深的叹息。
- 遗风:指遗留下来的风格或特点。
- 宛然:形容清晰、明显的样子。
- “帷疑曾下日,园忆未窥年。” —— 怀疑是否曾经有过太阳落下,花园的回忆还未触及到那一年。
- 帷:这里可能是指帐篷或遮蔽物。
- 疑:表示疑惑或不确定。
- 下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 园忆:指对花园的怀念或回忆。
- 未窥年:表示尚未到达某一时间点。
- “大业尼山后,真源洛水前。” —— 在大业年间(约589-618),位于尼山的遗址之后,洛水的源头之前。
- 大业:指隋朝的一个大业年(605-617)。
- 尼山:古代著名的文化圣地之一,位于山东曲阜。
- 真源:真正的源泉或起源。
- 洛水:中国的母亲河之一,发源于河南省洛宁县。
- “天人三策在,不废万年传。” —— 天人的三策依然存在,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废弃。
- 天人三策:指古代帝王提出的治国安民的三个方案。
- 不废:表示不会被废除或放弃。
- 万年传:意味着这些政策或智慧将长久流传下去。
赏析:
这首诗以感慨和怀旧的情感为主线,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代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的“太息”一词,强烈地传达了诗人的哀叹之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悲凉。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诗人展现了对过去成就的尊重和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既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体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